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中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报告—朔州市朔城区专辑

2009-02-25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265

中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报告课题组

 

 

 

 

 

 

内文:

 

围绕经济谋发展  营造和谐美环境

 

构建崭新“大朔城”

 

 

“郡县治,天下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任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枢纽点和关键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因此,只有把我国县域经济搞好了,中国的问题也就搞好了。

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报告课题组于近期到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进行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课题调研。朔城区是我国中西部的一个资源型城区,也是一个农业大区。自“十五”时期以来,朔城区人民在朔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新朔城崭现在世人面前。他们在县域经济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就和发展思路,值得全国各县(市、区)进行探讨、交流、学习和借鉴。

一、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

(一)发展现状

1、自然概况

朔城区古称马邑、鄯阳、朔州,1989年朔州建市时有朔县改名为朔城区。朔城区位于山西省北部、雁门关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2°4425,北纬39°716-39°2827,平均海拔1069,年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全区总面积2185平方公里,辖294个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3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

朔城区历史悠久,从2.8万年前的“峙峪人”绵延至今,距今已有2.8万年,汉代文学家班婕妤,“中华门神”、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唐僧的徒弟、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窥基,三国名将张辽均诞生于此。沧桑巨变中,朔州显示了塞北古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风貌。

朔城区是朔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朔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生活区和华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神头一、二电厂。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朔黄(朔州—黄骅港)运煤专线穿境而过,即将开工建设的乌海—威海高速高速路也横跨全区。

朔城区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为195亿吨,占山西省煤炭储量近十分之一,现有煤矿批准占有资源面积仅占煤炭赋存总面积的7%,批准占用储量仅占探明地质储量的6.5%。铝钒土储量7000万吨,粘土储量1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600亿吨,质地优良。此外,白云岩、铁矿、云母、石英和黑砂石等也储量颇丰。

境内水资源充足。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年地表水总量为189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16亿立方米。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岩溶大泉之一的神头泉组,年流量为5.6立方米/秒,总水量1.77亿立方米/秒,水质优良,水温14℃—14.5

电力资源充足。华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神头一电厂、二电厂和中国大唐公司260万千瓦组,年发电容量已达350万千瓦时,名列全国地级市,用电价均低于周围省份。

朔城区土地广阔,全区现有耕地90万亩。除已有的林地、牧坡、村庄、道路、河床等占地外,尚有近100万亩地可供开发利用。农牧业潜力巨大,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瓜菜等作物,粮食产量4亿斤左右,天然草地面积79万亩,人工多年生牧草面积26万亩。

2、发展基础

政治基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朔城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把制度建设始终贯穿于党建工作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条例》选人用人,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县域经济干部队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和加快发展这个大局,抓住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不断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实施纲要》和党内两个《条例》的集中教育,反腐倡廉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得到了加强;坚持依法治县,政府及部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全面推动了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普遍提高;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沿安防范和社会管理,创建“平安朔城区”为目标,治安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了增强。

经济基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朔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水平。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亿元,年均增长23.3%;财政收入完成5.46亿元,年均增长27.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19.9%;工业增加值完成13.9亿元,年均增长52.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亿元,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12,年均增长17.6%;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年均增长8.6%。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中,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发展水平在全省119个县(市、区)排名位次分别为第21位和30位,其中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朔州市。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农业方面:进一步巩固提高农业大区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区90万亩耕地种的满,粮食生产连续三年稳定在4亿斤以上,跨入全国200个粮食先进县行列。畜牧业规模化养殖逐渐发展,形成了三大养殖园区和十个肉羊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原料基地初具规模。确立“五大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思路,首批进行31个试点村建设,形成了社区型、集镇型、中心型、移民型、独立型的新农村示范样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形成共识。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广大农民共同经营致富,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真深入开展,畜牧防疫体系有效建立,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日遂完善,使现代农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生态建设效果突出,重点实施了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退耕还林还草三大国家项目和省、区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了万亩生态治理和百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形成了三山相连的环形绿色生态屏障。在工业方面:深化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工业生产紧扣市场脉搏,连年保持高位增长,煤电支柱产业继续优化升级,新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招商引资全面展开,大项目落地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逐步培育起了煤电产业、新型冶金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经济为主体、新型产业形态多样化的产业格局。在第三产业方面:以发展食、住、行、旅、购、娱为主导方向,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增长成为新的亮点,开放发展、商务繁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初显魅力。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32:46.65:43.03

环境基础:坚持“环境优势就是发展优势”的发展理念,采取超常措施,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政策层面: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方针政策,结合朔城区发展实际,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条主线,培育新型能源工业区、生态畜牧经济区两大基地,推进城市化、新农村、支柱产业三项建设,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活质量、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等四个提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减少审批、放松管制、规范市场、政策扶持、调整提高、自由发展”的原则,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项目审批、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保护权益,保护和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经济领域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新兴产业投资予以政策优惠、重点扶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买断经营或参股控股;鼓励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资本有效凝聚,向精、专、高方向发展,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发挥辐射带动。同时,加强政策导向激励,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在政治上给予荣誉,政策上给予倾斜、经营上给予协调、财产上给予保护,有效地激励了投资创业的热情。在服务层面上: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构筑新型银企关系,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对引进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之在居住、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无后顾之忧,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加强政府服体系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项目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克服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非经营成本,加大“三乱”治理力度,规范政府收费行为,建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投诉中心,发现违法违规和为,依法从严查处责任人”。在基础设施层面上:以“经营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为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大范围实施城市建设和改造,建成了多处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了城市品位。建成了以调整公路为框架,国道省道相连接,县乡公路机贯通,村通公路成网络的通畅、便捷、高效的运输大环境,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8.02公里。在社会各项事业层面上: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取得明显成效,优抚对象待遇人均提高标准30%;城乡教育事业得到均衡、健康发展,全面消灭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依托教育优势,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储备人才智库,促进人才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加强乡村卫生院所建设,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荣获“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区”称号。城市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社区在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城乡环境保护效果显著提高,人均住房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交通、通讯和家电消费比重大幅度上长,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强劲,社会事业呈现出了整体进步、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