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中国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报告—朔州市朔城区专辑

2009-02-25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267

二、发展优势和机遇

未来五年到十五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未来走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抢抓机遇将至关重要。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这给朔城区这个煤炭资源丰富,以能源经济为主体、新型产业形态多元化的城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时机。首先,党中央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战略构想,出台了有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西部大开发”之后,又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这些政策的提出将极大地改善朔城区的政策环境,对解放思想,凝聚人气,振奋人心,提高认识,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也十分有利于朔城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未来实现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成为朔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为可能。其次,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发效应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方略、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引领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必将加速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有利于资源型朔城区完成跨越转型,走新型多元化工业发展道路。在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和国家酝酿的煤炭价格改革,也将有利于朔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外,朔城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必将为未来朔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矿产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气候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为朔城区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大运高速公路、朔黄铁路、乌威高速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密切朔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联系,为开拓境外市场、招商引资及对外开放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发展思路和工作成就

 

课题组通过深入朔城区开展课题调研后,对朔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自“十五”时期以来,朔城区委、区政府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条主线,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围绕资源型城市的跨越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谋划和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使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社会事业亮点频现,地区综合实力大幅跃长,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成为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的时期。

一、          强化“三农”基础,技术先进生态畜牧经济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市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发送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朔城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退耕还林还草三大生态项目的大好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做好种植、生态、畜牧这篇大文章,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提升农业建设水平,形成了“生态优先、加工牵头、半农半牧、半林半粮、半城半乡”为结构导向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1.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种植业得到大发展

首先,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优化区域种植布局,积极扶持发展种植专业大户,加快特色种植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了全区50万亩玉米、15万亩土豆、8万亩油料,以及葱头、大葱、西瓜、大白菜、精细菜、南瓜、胡萝卜等十大种植基地,实现了区域规模化种植。通过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种植业的产量和效益,使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4亿斤以上,进入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1600多斤。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城效优势,打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名优产品,通过建设1300多个日光温室和实施蔬菜反季节生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带动了瓜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651520的“粮经饲”三足鼎立的种植格局。通过平衡施肥、生根粉、杂交等10多项技术和50多个新品种的广泛推广应用,建设了科技含量高的贾庄、沙塄河、福善庄3个蔬菜育种基地3000亩,年收入1200万元,亩均收入达5000元。其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朔城区通过免征农业税、兑现粮食直补政策,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情,鼓励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向无害化生产、小农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以100吨液态奶生产、蔬菜大市场、5万吨绿色草加工、8万吨高麦芽糖浆生产线、3000吨变性淀粉生产线等项目为龙头,在玉米、马铃薯、乳品、瓜菜、饲草和牛羊肉加工方面形成了“六条龙型”经济,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村一体化经营,呈现了农产品加工门类齐全,原料基地初具规模,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使朔城区的农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以园区化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全面提高养殖,全面提高养殖规模水平

朔城区坡多、草多、水肥,发展畜牧业基础条件优越。首先,他们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园区、大户养殖为载体,以服务体系建设作保障,使畜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建设了金沙园、红旗园和世纪园三大养殖园区和峙庄、利民、红壕头等15个肉羊养殖小区。棚圈建设4万平方米,大畜、奶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3万头、2.9万头、60万只。肉、蛋、奶产量达到3.13万吨、0.92万吨、8.75万吨。特别是奶牛饲养量较“十五”初期增加了3倍。培育各类规模养殖大户2200多户,全区畜牧业总收入达6.5亿元,纯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1150元,占列总收入的1/3。其次,他们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层层签定防疫目标双轨责任制,加大免疫力度,开展免疫质量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疫情报告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了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防止了各类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和发生,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他们完善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50个人工授精站点,筹建了7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在奶牛良种省补和争取农业部良种补贴的支持下,全区牛羊优种覆盖率均达70%以上。同时,加强大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加大各类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开工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全区5万多农民已基本掌握了13项科学实用技术,提高了科学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率和贡献率。通过年几年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朔城区已成为山西省知名的畜牧大区。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治理水平

2001年以来,朔城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退耕还林还草三大生态治理工程的大好机遇,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一齐抓,制定生态建设十年规划,把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和区生态工程事例起来,统盘考虑,合理布局,综合治理,构建了“三山两园一条绿带,一百公里一条通道,四十万亩一个模式”的生态建设框架。实施了山头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脚退耕还林,山村生态稳民,山沟流域治理,平原农田林网工程,开展了西山10万亩、南山10万亩、北山5万亩生态治理以及百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打造了南、西、北三山相连的环形绿色生态屏障。在做法上,他们做到了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树植到哪里,草种到哪里,移民搬迁任务安排到哪里,水利项目配套到哪里,棚圈、饲草机械配套到哪里。开成了生态移民促退耕、舍饲养殖促禁牧、调整结构促发展、综合治理促成果的生态建设格局。特别是在项目实施中,他们把“绿起来”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认真研究工程治理模式,科学总结治理经验,探索出了生态效益与群众经济利益同步最大化的“一六”林草间作治理模式,即灌木31行,行宽1,灌木2间作6行紫花苜蓿,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大跨越,而且为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草灌混交模式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充分肯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几年来,朔城区生态治理面积112万亩,退耕还林27.9万亩,新建农田网12万亩,四旁植树510万株,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11.5%提高到41.8%,封山育林14万亩。通过大有成效的生态建设,朔城区已由过去严重的沙化地区一跃成为了生态大区。同时,朔城区的草产业也迅速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增收产业,全区新增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地15.2万亩,优质牧草面积达18万亩,占列总耕地面积的20%,年产优质苜蓿18万吨,改变了朔城区传统的“粮经”作物无元种植结构,形成了“粮经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其中,草产业的大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如张蔡庄乡全乡6.4万亩耕地,4年退耕还林就达2万多亩,占列耕地面积的30%,户均8.2亩,人均2.3为,农民像经营农作物一样经营林草,仅草一项人均收入就达368元。

4.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后,他们充分解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深刻内涵,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朔城区实际,全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区位、不同实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首批确定了31个试点村,确立了以社区型、集镇型、中心型、移民型、独立型等五大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首先,他们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企矿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力度,落实“一矿包一村、一企带一村”的要求,保证每个企矿投入不低于30万。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氛围,使工业及哺农业、城市支付农村的理念在全区形成共识。革命斗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全区农民大行动、集中治理脏乱差”行动,认真抓好以“两修”(残墙断壁的修补、修缮)、“三清”(清路障、清垃圾、清污水)、“四改”(改水、改厨、改圈、改厕)、“五化”(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家居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另外,他们十分重视培育新型农民,倡树农村社会新风尚。通过开办农民夜鹇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体需求,活跃农民文体生活。通过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八荣八耻”等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陈规陋习,提升了农民的素质修养,创造了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5.实施劳动力转移,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不断减少农民,促其成为市民,从而扩大消费群体,提高农业效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说,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劳务开发一头连接农村,一头连接城市,正是让农民集聚能量,完成从增加收入量变阶段到成为城镇居民质变过程的现实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跨区域流动,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有效途径。朔城区现有38.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近年来,转移农民,促进农村写作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强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朔城区委、区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了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他们实施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双五”工程,即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目前,他们共培训农民10多万人次,累计转稳农民3.5万人,全区农民依靠外出劳务收入达到1.75亿元,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第三产业占农收入比重也不断增加,农民增收的空间更大了、渠道变宽了。200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其中劳务收入达900元,占列农民收入总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