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2010-06-03 来源:求是 点击数:9793

   (三)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加强和改善供给,扩大就业,拓宽服务消费,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这种需求。首先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物流为例,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全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加快发展物流、商务、金融、保险、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巨大,效益明显。

  我国生活性服务业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餐饮、音乐、图书、旅游、健身、新媒体、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的服务业也开始加速发展,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要看到,人口集中到一定程度后,服务业的不同领域之间可以相互创造需求,相互创造就业岗位。我们要适应服务业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生活性服务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朝阳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逆势而上,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调结构、促发展作出了贡献。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娱乐、动漫等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五、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持续发展难题

  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并从战略上把握好人口发展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