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彭穗宁:立足服务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再社会化

2010-12-10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5422

今天,中国社会已经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执政党必须从这样一个"新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的再社会化。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的再社会化?人民网记者专访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彭穗宁教授。

记者: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为什么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彭穗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特别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再社会化的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再社会化命题的提出,根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迁。

我们知道: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各种社会组织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控制了全部社会资源,并以行政关系为纽带,构成了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组织基础。在城市,国家通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职工,通过街居体系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在农村,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单位,管理和组织农村居民等,从而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管治,达到了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目的。有学者认为: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去认识,可以将这种整个社会的运转不得不依靠单位的组织形式的结构,定义为"单位体制" 。与此同时,依托单位建立起来的各级党的组织,也能够依靠单位的行政权力和掌控的资源,实现对社会的有效领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使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嬗变。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重新调整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调整了我国原有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随着社会成员从 "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工人、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阶层)向多个社会阶层的转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随着对 "单位"有依附性的人们走向社会,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就不断催生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