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云: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还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在举世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困顿境地的情况下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盘点“十一五”时期的得失,有利于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方略。
“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
从目前来看,“十一五”时期虽然遭遇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多种困难,但成就辉煌。
“十一五”前期的发展环境比较好,但进入2008年之后,南方冰灾、汶川大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等接二连三发生,让全中国人民痛入心脾。也正是在这一年,当中国人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和“神七”飞天而欢庆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许多外向型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的边缘,东部沿海部分发达城市地区大量企业外迁、倒闭或歇业,以至于2009年成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应该说,这些突如其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是“十一五”开局之时难以预料的。
即使国内外许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在这一时期同时并发,但中国社会经济依然在大阔步前进。在风云变幻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在最为困难的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8.7% 。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7万亿元左右,中国将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1957年毛泽东主席正式提出“超英赶美”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冒进的设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跨度扩展到2010年,你能不佩服毛泽东主席的远见卓识与预见力吗? “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68万亿元。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再造了一个中国,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这一奇迹引得全球许多人试图探索“中国模式”的奥秘。预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中国将进入联合国划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十一五”的成就赋予“十二五”特殊意义的特殊意义在于,“十二五”将成为中国超越日本后追赶美国的起点。这个起步迈好了,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希望就升起了。
除了经济总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有关经济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公共服务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均能如期实现。在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例如,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中国“种田纳粮”的铁规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即使是史书中推崇备至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临时的轻徭薄赋。给“种田纳粮”的历史画上句号是前无古人之举,惠及中国亿万农民,必将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流芳千古。在“十一五”时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民众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国家整体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明显增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中国在2008年为全球增长的贡献度约为22%,而且在2009接近40% ,日美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加起来也不过0.1%左右。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估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有望成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在总体实力增强后,中国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利用全球资源的机会。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东亚病夫”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除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民生改善明显与国际影响大大提高外,“十一五”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也迈出了较大步伐。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改革首先应该弄清楚规划纲要“一字之差”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从1953年延用至2005年的“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并不玩文字游戏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是适应这种需要的具体安排,原因有三个方面:,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明确政府做什么,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第二,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十一五”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第三,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操作性。由“计划”到“规划”,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规划体系与政府调控进入了新的改革期。
由过去的按“条条”管理转变为按区域管理是“十一五”时期确定的未来政府调控基本方向。在这五年中央政府注重运用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指导与管理区域发展。“十一五”时期中央政府先后批准了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6月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4月,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十多个区域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皖江城市带等。
除政府调控重点与导向的转变外,改革还在许多具体领域展开。例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稅,全面推进增值稅转型;在24个省市区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体制改革试点;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种改革举措对规范市场竞争与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