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北京模式”解读
2011-02-28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数:5401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市乡村旅游悄然兴起,但那时乡村旅游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自1998年后逐渐进入规范发展阶段。20多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努力下,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品牌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北京市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形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行业管理、业态创新、政府投资、社区营销、融资模式等乡村旅游“北京模式”。2009年7月,国家旅游局选择北京在全国乡村旅游大会上进行经验介绍。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的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旅游局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实现远郊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明确了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了“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比如:丰台区为“生态休闲”,门头沟区为“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休闲”等。
一沟(带)一品:打造33条乡村旅游沟(带)的产业集群。从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量,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产业集群增量,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2007年至2010年4年时间内,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33条“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昌平区的“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延庆县的“仓米古道乡村旅游沟域”等。这些规划为扩
大乡村旅游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村一品:开展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创意策划。从2008年起,北京市旅游局以“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为目标,以现有民俗村为基础,选择旅游要素丰富、特点鲜明的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进行了“一村一品”创意策划。包括海淀区的“法兰西乡情·管家岭村”,丰台区的“地热温泉·南宫村”,门头沟区的“生态养生休闲·韭园村”,房山区的“养生山吧·中英水北台村”、通州区的“盆景文化创意·大营村”,顺义区的“红色经典·焦庄户村”,昌平区的“边城文化·长峪城村”,大兴区的“梨花之乡·梨花村”,平谷区的“边关山寨·玻璃台村”,怀柔区的“长城壁画·北沟村”,密云县的“体验古镇魅力、寻访边关文化·古北口村”,延庆县的“火盆锅、豆腐宴·柳沟村”等。这些创意策划为区县、乡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好了基础。
生态旅游度假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方向。根据200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精神,北京市旅游局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编制了《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即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都市休闲、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民俗风情、养生健体、漂流历险、美食养生、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丰台南宫已经成为北京市级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
“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区县、区域、沟域、村镇四个不同梯度的产品层次,同时通过“旅游新型业态”塑造新产品形成了网状产品体系结构,并通过“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使整个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这一多层次、多业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并最终形成品牌。
打造新型业态,推动产品升级。北京市旅游业经历了以景观名胜为主的自然观光游、体验民俗风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游、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游4个阶段,类型丰富、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的北京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形式。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和新型业态。另外,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这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进一步丰富了京郊乡村旅游的产品和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为规范上述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推行标准管理,引导行业自律
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规划引导,标准管理。2005年7月,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12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伴随着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一系列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北京市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有序化发展。2002年,北京市农委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至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2009年1月,北京市旅游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规定了养生山吧等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
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2008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率先制定《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管理公约》;2009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北京旅游局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标准从不同侧面指导着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全面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部门联动,政策集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发改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北京市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北京市园林局一方面通过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了对山区生态林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促进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此外,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大力进行绿化,打造了一大批天然氧吧和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环绕北京城市的森林景观;北京市环保局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整治了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干净的服务、接待环境;北京市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状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34个“巧娘工作室”,参与北京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大赛,推进了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景观保护,社区参与。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景观的保护。北京市旅游局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率先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管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形成了规划引导、标准管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景观保护、社区参与的行业管理模式。
政府部门联动,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会同发改委、交通委、农委、科委、文化局、园林绿化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就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改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旅游特色景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乡村旅游之所以在近年发展迅猛,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最给力的投入”。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明表达了上述观点。
政府投资逐步向郊区倾斜。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2006年首次发生逆转,政府固定资产用于郊区的比例达到52%,比城区多了4个百分点。近年来,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京郊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连续实施了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在镇、村建立起污水处理设施。连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还在农村推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 上一篇:智慧旅游的作用与前景(下)
- 下一篇:多方保障“驴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