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十一五治国理政纪实:关注人民最现实利益
民生大于天,枝叶总关情。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停工裁员、收入减少、财产缩水……国际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严峻时刻,党中央鲜明地将保民生与保增长、保稳定并列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保民生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有新改善。
每次到外地考察,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总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调研重点。他们一次次走到普通群众中,问民生、听民意、察民情;一次次走进困难群众家里,送去温暖、关怀和信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年里,党中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亿万群众衷心拥护。
总揽风云,折冲樽俎——5年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这是令人感动的一幕——
“你不要紧吧?”“希望你没有摔伤。”
这是万众瞩目的时刻——
这是文明交流的舞台——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的5年——
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国与世界携手应对,同舟共济。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首尔……两年间,胡锦涛主席先后5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阐述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呼吁世界各国“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充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组织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
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不仅以自身经济发展的“V”形反转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为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真诚。
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核不扩散、安全反恐、公共卫生、减少贫困等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中,中国都积极参与,推动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责任。
一日行万里,关山度若飞。这是一张活动频繁、目不暇接的出访清单——
5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3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3次出席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2次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正式会晤,还有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核安全峰会、世界议长大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亚欧首脑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5年里,中国领导人出席一系列国际会议,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这是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5年——
中国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在奋力开拓更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积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一五”时期,在中央统筹安排和各方积极努力下,区域合作突飞猛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拉美、加勒比地区和南太平洋岛国的互利合作全面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力引擎。2009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升至全球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额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位居世界。
这是中国广交朋友,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5年——
- 上一篇:效益双丰收 群众享实惠
- 下一篇:秦王川上谋新篇——兰州新区建设启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