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双丰收 群众享实惠——各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纪实(上)
2011-01-04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7374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注重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亮点频现。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满足亿万群众需求
在家门口广场看文艺演出,进图书馆听公益讲座,在社区文化站免费借阅书籍……5年来,人们感到文化正在与我们走得越来越近。
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上海浦东图书馆正式开馆两个多月来,采用“全开放”、“大空间”、“无间隔”格局,近200万册图书全部向大众开放,其中包括《四库全书》等大部头经典书籍。馆长张伟说,新浦东图书馆将“从‘重藏’到‘重用’,从‘重书’走向‘重人’。不需要办理或出示任何证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走进图书馆看书。”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十一五”期间,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确保财政向基层、向农村倾斜。2006年至2009年,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近9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年均增长达16%。
如今的北京郊区,很多农民通过“益民书屋”学到了先进技术、走上了致富道路。2005年启动的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到2009年底已建成书屋1974个,去年又建成1020个书屋,覆盖北京所有的行政村。
为解决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广东创建了以“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和“流动演出服务网”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网络,让文化服务“动”起来,进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
迄今,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起67个“流动图书馆”,配送图书80多万册;“流动博物馆”网络覆盖全省,参观人数250多万人次;“流动演出服务网”为基层群众送戏2万余场,观众4000万人次。2010年以来,广东陆续启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多渠道向城乡基层配送文化资源。
在河南,全省已有80座博物馆、纪念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仅2009年就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截至2009年底,河南已解决全省3604个行政村、13792个已通电自然村的902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随着一批批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一座座标志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广大人民群众品味文化、享受文化有了越来越丰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