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江西唱响绿色崛起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12-07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0775

  城市名片的变迁

  调结构,上水平,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

  200911月,位于赣中的江西新余市有了一个新的城市名片:“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是目前我国批准建设的个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科技示范城。

  提到新余,不能不提新钢。新余因钢设市,钢铁是新余的名片。钢铁兴,则新余兴;钢铁衰,则新余衰。钢铁长期一枝独秀,让新余尝到过甜头,也吃到了苦头。作为一个重化工业城市,支柱产业单一长期制约了新余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新余市委书记李安泽说,“靠消耗资源、靠损害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条路肯定走不下去,凭借单一的产品支撑也不可能持久,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从2005年起,新余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全球最大的硅料生产企业——赛维LDK落户新余,我国一家从事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生产的专业厂家——力德风电选择了新余,拥有世界上回收利用各类低品质热能发电首创技术——“螺杆膨胀发电”专利技术的江西华电电力科技公司把产业基地建在了新余,锂材料、镍材料、石英陶瓷坩埚等新材料企业纷纷落户新余……新余正在由一枝独秀向百花争艳转变。除了“钢铁之城”,“新能源之城”、“新材料之城”正成为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

  位于赣南的赣州,“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名片已蜚声海外。但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是赣州的“一景”,无序开采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地质、生态危机。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依赖出口原矿发展,矿产资源丰富的赣州并没有真正富起来。“资源优势要想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以资源整顿为切入点,将单纯的矿业经济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加工工业推进。”赣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赣州需要擦亮老名片,也需要创建新名片。经过5年多的集中治理整顿,赣州市取缔、关停非法采矿点410多个,实施资源整合,建立起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如今,稀土、钨、氟化工、脐橙产业已经成为赣州的四大名片。

  全球块自动消眩功能的液晶汽车后视镜在这里产生、全国张可录类蓝光光盘在这里下线……这不是沿海发达地区,而是革命老区吉安。走进吉安市吉泰工业走廊,看到的不光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更是技术创新的种子在革命老区结出的累累硕果。随着一个个新兴产业的扎根,老区旧貌换了新颜。

  “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江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没有一批成长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就不可能有江西的崛起。”江西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魏民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江西确立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稀土和钨、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这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40%。目前,这十大产业的300个重大项目正在实施,其中200个将在2012年前投产,到2015年,这十大产业的比重将提高到45%60%,成为江西发展的新名片。

  绿色江西的升华

  从青山绿水到“绿色GDP”、“绿色政绩观”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但是,在江西人自己看来,“绿色江西”并非完美。

  “江西的生态优势主要体现在山区,平原地区则缺林少绿。”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肖河说,“比如南昌县的森林覆盖率一度只有13%,上万亩农田范围内没有一棵树,连鸟都没法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