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唱响绿色崛起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鄱阳湖是江西的骄傲,骄傲来自她的辽阔,她的清澈。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亲湖”,鄱阳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如果把江西的水系比作手掌,那么鄱阳湖就是掌心,江西的五大河流就如同5只手指,手指与掌心相连,其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道道清水注入鄱阳湖,然后经调蓄注入长江,常年数量为1450亿立方米,占长江径流量的15.5%,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和。
骄傲还来自20多年坚持不懈的保护。遵循“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这一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江西省通过20余年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战役,穷山恶水换了新颜,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逾40%,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但是,鄱阳湖也是江西的心结,长江水位的持续走低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及越冬候鸟数量减少,最大的淡水湖也在日益缩水,枯水期水面有时还不到50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的诱惑和冲动面前,鄱阳湖如何永保一湖清水正面临考验。
如何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江西一直在思索,而这道难题在去年有了新答案。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生态”、“经济”,两个关键词决定了鄱阳湖的发展方向。
“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一是着眼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二是着眼于从江西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三是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解释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苏荣说。
为了保护好“一湖清水”,江西首先做起了“减法”。在鄱阳湖5181平方公里水体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任何开发建设;在“五河”源头保护区内不准开山采石采矿,不准开办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做到“三个不搞”:坚决不搞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
与此同时,江西抓紧做好“加法”。围绕绿色崛起,调整产业结构,江西正着力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构筑具有竞争力的高新矿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着力培育壮大光伏新能源、绿色照明、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品牌。
“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发展的关键,昂起了江西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吴新雄说。
按照规划,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GDP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十大新型工业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恢复湿地植被60万亩,治理五河入湖口湿地30万亩,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0个省级湿地公园,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保持3100平方公里,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38个……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下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蓝图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