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特区仍要做改革创新试验田

文章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6515    更新时间:2010-9-1 16:36:32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 江国成、车玉明)30年前,深圳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我国个经济特区。30年来,依靠“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深圳迅速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法律和政策日趋统一规范,深圳等特区原先享受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政策到期后不再延续。特区还“特”吗?特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将担当怎样的角色?就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特区扩大透露的信号

    记者:今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应该怎样正确解读深圳经济特区保留并扩大这个信号?

    彭森: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作出这个决定,既代表着中央对深圳特区过去30年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更寄托了中央对深圳在更大范围实现科学发展的期望和要求。中央要求深圳进一步提高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尽快解决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特区发展空间局限和“一市两法”等问题。扩大特区范围,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成立最早、办得、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30年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区成立之初,在特区和内地之间设立了陆地管理线,这种安排使深圳产生了“关内”、“关外”之分,形成了“一市两制”的管理格局。1992年深圳特区被授予“特区立法权”后,“一市两法”的安排使“一市两制”问题更加突出,政策、规章等实行两套标准,人为地造成了关内外在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

    深圳常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关外,但长期以来,关外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远不如关内、收入低于关内,社会保险待遇也有差别,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二元结构”。另一方面,原特区范围不仅囿于狭小空间自身发展腾挪不开,而且辐射周边的难度也在加大。

    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看上去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实质上是个体制改革问题。这么调整,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深圳市的特区功能与城市空间相分离的难题,破除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和“内外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另外,这样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化程度,扩展深港合作腹地,促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和香港繁荣稳定,并为深圳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改革开放注入新的动力、创造新的空间。

    30年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记者: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带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彭森:经济特区30年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3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思想和决策是正确和成功的。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辉结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是可以探索的,更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其次,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表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深圳等经济特区正是敢于解放思想,敢试敢闯,结果闯出了发展的新路子,闯出了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第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实惠得到最多的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特区的诞生,就没有经济特区发展的今天。

    第四,经济特区的成功说到底就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全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开放促改革是经济特区的一条重要经验,没有开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