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傩戏

2010-11-05 来源:中国文化网 点击数:10237

(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时间:2006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

编号:Ⅳ-89

一、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

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巫傩歌舞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二、历史溯源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戏源于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傩戏已初步脱离了傩坛,登上了戏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傩戏还进入到热闹的城镇演出。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傩戏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傩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活动着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我省的傩戏艺人根据时代的需要,编演了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剧目和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如1955年由桃源艺人张树生及徒弟吴志柏合演的师道戏《观花教女》,曾参加我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津市挖掘整理的傩堂小戏《三妈土地》及大庸傩坛正戏《先锋扫地》,参加了全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会演。凤凰移植改编了现代傩戏《骆四爹买牛》、《补锅》、《打铜锣》,大庸创作了《修茅溪坝去》、《双轮双铧犁》、《新绣花》等剧目。

三、艺术特色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点。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本质,近年亦多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

另外,傩戏的演出形式与其他戏曲不同,它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迷信的乡人遇上一病两痛、三灾六难,以为是鬼神作祟,便请求神灵庇护,并许下傩愿。一旦到了还傩愿的时候,还要备好香纸、法器和祭献的用品。清末傩戏班子,边做法事,边演傩戏。傩戏一般在愿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着神像,三面向观众,时空虚拟。傩戏班子里的演员也兼法事主持,他们既能唱、又能舞,还会"判卦""绘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傩戏班多以"坛门"组合,艺人一般以作法事开始,以唱《盘洞》戏为结束。湘北一带还傩愿演出,则要经过发功曹、扎寨、请神、安位、出土地、点雄发猖、姜女团圆、勾愿送神等八大法事,有关剧目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与演出形同一体。

在傩戏演出中,还穿插着不少巫术表演。如捞油锅、捧炽石、过火炕、跺火砖、吞火吐火、踩刀梯等。傩戏演员多是巫师出身,剧目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诀",以及柳巾、师刀、师棍等特种道具的运用等.

傩戏的演出剧目不多,内容也较为简单,大都与宗教和驱疫纳福有关。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请神的需要出发,如《扮先锋》,是请先锋神女来投信的;《扮开山》是请开山神逢山开路的;《扮监牲》是请监牲郎君监督祭礼时宰杀牲口的;《开洞》是请金角将军打开桃源三洞,请出傩面具等。二是从娱神娱人的需要出发,扮演一些与请神法事无关的剧目,如《孟姜女》、《三国戏》、《梁祝》等。

从总体来看,傩戏剧目可分三类:一类是正本戏,多属巫师作法事必须唱的,如湘西的《搬开山》、《仙姑送子》,黔阳的《发功曹》、《降杨公》,沅水的《梁山土地》、《蛮八郎》,澧水的《发五猖》、《白旗仙娘》,湘南的《下马》、《监秩》等。这类剧目宗教色彩浓,情节简单,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二是傩堂小戏,在傩坛和高台均能演出。如黔阳的《打求财》,湘西的《采香》,湘南瓜《造云楼》等。这类剧目宗教色彩淡一些,世俗及娱乐成分较重,常在法事程序中的"唱戏"部分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变化。三是一些称为"外台戏"的戏,如《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大盘洞》和侗傩三国戏《古城会》、《华佗卖药》等。这类剧目戏曲化程度较高。傩戏剧目一般唱多白少,但也有一些白口戏。演出时以各地方言为主,生动朴实。这些剧目中,《孟姜女》格外受人重视。还傩愿法事的高潮就是演出《孟姜女》,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姜女、范郎,被称为勾愿的神灵。戏唱完之后,没下妆的姜女、范郎还要去向主家及观众"释台""勾愿",以示求吉消灾或表示愿心已至,上神感知。因而有"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消"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