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正悄然提速
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城乡统筹的进程。只有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城乡统筹才可能加快。我国“省直管县”改革如何迈出新步伐?政协委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 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记者: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俗称“省管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到推进“省直管县”、“扩权强县”改革。您是如何理解的?
迟福林:所谓“省直管县”,我的理解是,减少行政层次,使省直接把转移支付、资金调度等经济权限“下放”到县,推进“扩权强县”。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就是说,“省直管县”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一个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国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需要把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作为重要出发点。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十分引人注目,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一个亮点。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未来几年,实行“省直管县”的改革,应当加大省级财政对县乡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件大事情做好。
记者:推进“省直管县”,是否就意味着“市管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
迟福林:“扩权强县”是新阶段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如果说“市管县”是上世纪80年代各地行政体制改革的主流,那么,“扩权强县”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的重大举措。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例,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如果没有“顺德”,没有“昆山”,没有“江阴”等县域经济的涌动,是不可能诞生“中国神话”的。当然,强调“省直管县”,不是否认“市管县”的历史作用。未来5—1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实行“扩权强县”,要把加快以县域为基础的中心城镇的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从这个方面来看,推进“省管县”,也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