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西平镇:中国、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2010-08-16 点击数:7846

第二大支柱产业

  竹藤工艺产业是西坪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如今西坪已有产值超千万元的恒星集团,该公司近年又在巨港扩建占地110亩的恒星藤铁工艺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发展的竹藤工艺产业和稳定发展的茶叶产业,已成为西坪镇的两大支柱产业。1990年以来,西坪镇的基础设施、能源供应、社会服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修复西原、后格水电站,新建平原内岭、赊内、南岩、上尧等一批水电站,建成西原安美35千伏变电站,为茶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稳定的电源。同时西坪的广播、电视、通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建成西坪程控电话模块局和移动通信基站,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各村,大大提高西坪的通信能力,使西坪与外界联系十分便捷。许多乡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并与安溪县有线电视台联网,提高了收视效果,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现有影剧院一座,1300多个座位。有中心卫生院一所,印尼华侨王钦石倡建门诊楼一座,五层26645平方米,新的病房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医疗设备、器械比较齐全,方便群众就医和治疗。 

西坪的镇情是人口多,居住分散;山地多,地貌复杂;耕地少,自然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教育不发达,人才缺乏;经济结构单一,波动性大,市场信息不灵。因此,西坪正立足镇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以茶叶生产加工和竹藤工艺产业为支柱,实行山地综合开发,促进各业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发扬西坪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负重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面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科技兴镇,以茶富民,实施“优质、精品、”战略。充分发挥铁观音发源地、乌龙茶主产区、茶文化旅游区优势,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基地化为基础,以优质化为核心,以品牌化为目标,开创西坪茶业新局面。努力将西坪建设成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人民安康、社会文明进步、山清水秀茶香、环境优美的新茶乡。

招商引资

  20052006年,充分发挥人文、区域等优势,立足铁观音发源地和在外经商经济能人多等有利条件,树立亲商、安商、服务的新观念,积极为落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新办企业如期建成投产。通过QS认证工作的开展,引导茶商回乡办厂,先后有雾山、柏芳、雪茗等企业相继回乡兴业。 西坪电厂、内社电厂顺利扩容技改,新建尧阳、后格小水电。两年间,全镇共新办企业9家,注册资金1370万元。其中,宏山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于200510月奠基。

基础设施建设

  两年间,采取政府牵头、村级为主、群众多方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1132万元修建乡村水泥路,完成平原村至水云波4.7公里道路硬化,西坪镇区至巨港工业区4.5公里道路提级改造工程于20069月建成通车。投入资金1800万元,完善农村配电线路改造,确保茶叶生产用电。完成10个村有线电视联网,实现广播、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的村村通。新建村址9个。

城镇建设

  两年间,组织对镇区2.5平方公里进行现状测绘和总体规划修编,完成11个村的“六图一书”地形图测绘,完成西源、西坪、阳星3村“六图一书”规划工作。新建工贸区至尧阳公路,基本解决镇区交通瓶颈问题。投入资金20万元,做好路灯亮化工程。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建设铁观音发源地茶叶一条街,有效地提升镇区形象。

和谐西坪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投入资金700万元,扩建8所中小学校舍6760平方米,改造危房31350 平方米,完成安溪五中、西坪中学、中心小学、西源小学、柏溪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建设,有10所小学实现“十配套”。200612月解除市级计生单列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由200462.71%增至2006年的83.9%,惠及2467人次,参保农民获得补助达263万多元。投入150多万元,实施造福工程、农村低保、五保户生活补助等,直接惠及6671113人。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明显,留山村、柏叶村被评为20032006年度县级文明村,留山村被评为20042006年度市级文明村,西坪工商所被评为20032006年度县级文明单位,西坪卫生院被评为20032006年度县级文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