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吉炳轩在“龙江发展讲坛”上的专题报告

2010-08-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4721

    二、理清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在认清省情特点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于2008年末提出了“八大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

  “八大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是: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我省现有工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多种产业相互配套,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经济密集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装备制造、石化、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和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撑有力、保障体系齐全、生态环境优良的工业走廊。

  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主要任务是,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煤化工等接续和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产业快速崛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改善,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23万千瓦,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0%

  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地处东北亚腹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边境口岸建设,大力推进对俄、韩、日等国经贸科技合作,加快建设外向型产业基地,创新发展各类开发园区,着力建设国际经贸大通道,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扇型放射、多点向外的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内联相邻省区乃至沿海省份、东连日本海地区、西接俄罗斯腹地的国际经贸大通道基本形成,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和进出口贸易加工基地,成为我国开展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的先导区。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旨,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和替代产业,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森工、伊春、黑河林区及周边县(市)山区范围内,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开发、清洁能源、林木和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等为主的接续和替代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建立起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土地资源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充分发挥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地域广阔、土质肥沃、人口集中、农业资源富集的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达到101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00元以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

  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突出冰雪、生态、边疆等北国特色,以哈尔滨、五大连池、镜泊湖、小兴安岭、神州北极、扎龙湿地、兴凯湖、大庆温泉、抚远华夏东极、鹤岗黑龙江界江等十大旅游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以塑造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产品为重点,打造最具北国风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建设具有国际化、地域性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和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沿边开放的优势,以哈尔滨、牡丹江市为支撑,以绥芬河、东宁等边境口岸为节点,以内陆市县为依托,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加工、商贸、旅游、物流、会展5个产业中心,重点建设哈尔滨江北工业新区、牡丹江经济开发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东宁经济开发区等18个特色园区,形成口岸、临岸地区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带动和支撑全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对俄贸易额达到33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口岸过货能力达到2500万吨,进口资源加工率达到70%以上,地产品出口比重达到50%以上。

  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人才、产业和区位优势,重点建设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牡丹江和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煤化工、硅基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保护与开发高新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优势产业集聚,扶植特色产业壮大,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相对集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内重点科技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其它“两个区域”和“四个基地”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全省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的5%

  “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从酝酿到形成,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个阶段,是从20084月至2008年末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由发展构想上升为“发展战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末到20094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由发展战略转化为“发展规划”阶段。规划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着眼于资源优势。尽管我们黑龙江有“十大优势”,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我们有土地资源优势,但农业基础设施不够;有矿产资源优势,但深度开发不够;有林木资源优势,但精深加工不够;有水利资源优势,但综合利用不够;有生态资源优势,但旅游开发不够;有物产资源优势,但加工转化不够;有外贸资源优势,但开放程度不够;有科技资源优势,但成果转化不够;有人才资源优势,但作用发挥不够;有精神资源优势,但发扬光大不够。我们建设“八大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丰厚的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挖掘潜在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形成发展优势。

  二是着眼于基础条件。我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历史上曾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具备加快发展的雄厚基础和有利条件,只要谋划得当、思路对头,完全有条件实现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如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通过推进科技化栽培、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全可以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建设区,可以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目前已经形成的集聚效应,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装备、石化、能源等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三是着眼于继承发展。“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是继承了“四大经济板块”的发展思路,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都是与原来经济板块相对应的。“八大经济区”是在“四大经济板块”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现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思路的进一步开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都体现了进一步挖掘我们的优势,突出了我们的特色,使我们的发展规划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

  四是着眼于改革创新。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黑龙江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严重冲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进出口贸易下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固有的体制机制矛盾暴露得更加明显,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难以为继,深化改革开放时不我待,加快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对“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了充实完善,使规划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相衔接,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和项目,都属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完全一致,产生了良好的对接效应。在我省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关键时期,“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长远大计,成为破解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务实举措。“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黑龙江的实际,是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成效十分显著。

  “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从黑龙江省情实际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科学谋划。规划涵盖了工业、农业、外贸、旅游、科技、生态等多个重点领域,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蓝图。规划不是简单地进行地域划分,重点是突出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发展。有的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但着力点仍然是以产业特点来谋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地域特点明显,但目的在于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发展优势。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也有地域因素,但目的在于集中力量做大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每个经济区域既相对独立、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规划建设“八大经济区”,就是要构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集中、发展强劲的具有高水平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