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秦光荣撰文:云南“全球化”的南亚机遇

2010-08-0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数:3771

    四大战略意义

  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对我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发挥云南从陆路上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优势。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两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一个是拥有10个国家,约5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另一个是拥有7个国家,约13亿人口的南亚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其二,有利于促进睦邻友好,巩固边防。边疆具有国防、经济、文化交流的功能,云南位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边境线长,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国际大通道将修建连接东南亚的铁路、公路,新建、扩建一批边境口岸,增加通往东南亚、南亚的航空线路,大大改善这一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状况,从而扩大和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贸易的合作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信任和了解,两国间的经贸交流规模越大,彼此间相互依赖程度就越深,边境安全就越有保障。

  其三,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尤其是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开放不够等原因,资源优势远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开发西南地区,关键是要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以大交通促进大开发。

  云南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打开一个便捷的通道,将提高西南省市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西南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其四,有利于促进云南加快发展。大通道建成后,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形成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云南可以在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优质、双向和全方位的服务中,推动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梦想与现实

  云南开放发展的优势在于区位独特,云南开放发展的关键在于通道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举全省之力,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万公里,比2000年底的10.9万公里增加9.1万公里;高等级公路80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12公里,比2000年分别增加5688公里和1603公里。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为2491.3公里,其中准轨1830.5公里,电气化铁路1369.5公里,复线铁路142公里。昆明新机场开工建设,云南目前拥有民用机场12个,开通国内外航线200多条。基本形成了公路“七入滇四出境”,铁路“四入滇一出境”,航空以昆明为中心、覆盖省内、辐射国内主要城市,面向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云南积极谋划国际大通道建设总体构想的建设总体目标是: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沟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北京、成都至昆明(联系环渤海),二连浩特、重庆至昆明,上海、贵阳至昆明(联系长三角),广州、南宁至昆明(联系泛珠三角),以及昆明至越南、昆明至老挝至泰国、昆明至缅甸至印度洋、昆明经缅甸至南亚方向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然而,目前仍然相对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云南从陆路融入全球化的一大“瓶颈”。由于云南交通发展起点低,总体水平落后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就公路和水路而言,存在路网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目前,全省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不高,广大农村公路仍是技术标准低、通行条件差、配套设施缺乏。具备发展水运条件的地方远未开发利用。

  就铁路而言,对外通道能力严重不足。通边、出境的铁路仍然只有100年前建的昆河米轨铁路。连省的铁路虽有贵昆、内昆、成昆和南昆铁路,但均为单线铁路,通道能力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如果不能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和规划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课题,不仅云南和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无法通过最便捷的出海口进入广阔的海洋经济中,国家层面也将失去一个潜力巨大的对外开放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