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杰明解读:两江新区 新十年西部大开发开篇之作
众所周知,6月18日,在重庆直辖13周年的历史时刻,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和新引擎。许多人认为,两江新区就是国家启动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在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之际,记者对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为什么说两江新区是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
翁杰明:大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两点:首先,两江新区在某种意义上讲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相伴相生。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会议将西部大开发放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同样是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在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两江新区应运而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翁杰明:其次,两江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举足轻重。国务院批复明确指出,“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欧亚大陆桥和印度洋出海通道打通,重庆将由开放的“三线”变成“一线”,成为汇聚全球生产要素的战略要地。设立两江新区,体现了中国开发开放战略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到西的战略大转移。所以我们说两江新区是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开篇之作,其实是对中国大开发大开放历史进程的一个战略判断。
记者:两江新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翁杰明:从相同点来看,三者都是国家大开发大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体上每隔十年就推出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区。比如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进入新世纪开发滨海,2010年又开发两江。
从不同之处来看,一方面,两江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背景不同。两江新区是“中国模式”从外需带动到内需驱动大背景下的大开发。到2015年,中国消费的比重将超过14%,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国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西部。国家决策加上市场力量,两江新区的发展可谓动力十足。另一方面,与浦东和滨海几乎“白手起家”不同,两江新区是“老城+新城”,内陆地区的保税港区、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金融商贸区均在区内。去年GDP约800亿元,分别是浦东和滨海设立之初的13倍和4倍,具有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