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科学发展催生望城新动力

2010-03-30 来源:新华网-长沙晚报 点击数:5774

犹如一股春潮澎湃而来,去年3月起,湖南省望城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它既是从上而下开启的实践活动,也变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它让千千万万的人入脑入心,也让千千万万的人真信真用;它让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也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望城县94个单位、656个党组织、22521名党员分两批参加了活动,奏响了一曲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科学发展的时代凯歌。

   新理念

   “湘江新区”破题“建设省会新城区”

  目前,望城县正组织搭建“湘江新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建立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湘江新区”是望城发展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大手笔。“湘江新区”的提出,是望城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而它的建设必将提升人们的发展理念。

  “建设‘湘江新区’是一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的实践。从望城县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省会新城区’,到现在提出建设‘湘江新区’,这是我们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升华。只有到了‘湘江新区’这个命题的提出,‘建设省会新城区’才算真正意义上破题。” 望城县委书记黄佳惠说,由县城建设到高标准的“省会新城区”建设,这既是望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蝶变”,也无疑将是望城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转变。

  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是酝酿这场思想解放浪潮的深厚土壤。望城县学习实践活动在组织指导上注重强化责任,在学习内容上注重简明易懂,在学习形式上注重灵活多样。建立县、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2个活动单位进行指导,全县20名党员县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调研。组建科学发展宣讲队伍,选派150名科学发展指导员深入基层开展送学、帮学活动。开辟《科学发展大家谈》、《旗帜》等电视专栏,编发手机党建报,引导全县党员群众解放思想,激发了党员的内在动力,有效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润物细无声”!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得更加牢固,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形成。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率先走出一条效益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共识。

  “在这种转变下,我们的思想认识、我们的发展理念、我们的发展模式、我们的体制机制和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都将发生从未有过的重大变革和巨大冲击。我们要在‘湘江新区’这块热土上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路子,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黄佳惠心中豪情万丈。

  “湘江新区”沿湘江两岸展开,南起三汊矶大桥、北至沩水大桥、东抵长湘公路、西达黄桥大道。到2012年,“湘江新区”将朝着聚集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新增国民生产总值50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亿元、5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建成约20平方公里的新型城市区的目标奋斗。

  新实惠

  率先全省发放失地少地农民生活补助费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望城县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唱响科学发展的民生曲。”望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小平告诉记者,望城县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努力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望城县坚持“三个不漏”查摆问题,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扎实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请基层党员群众提意见、摆问题、出主意,做到了直面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五类三法”剖析问题,坚持“四个层级”解决问题,建立了“一个问题、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台账销号”的工作机制,对活动中收集整理的3016个“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了解答、解释、解决,形成了上下联动抓整改、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浓厚氛围,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