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应对危机 要抓技改

2010-01-18 来源:工信部网站 点击数:1392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内有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是新时期提高应对危机能力,改善工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保增长、促转型

  实践证明,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技术改造属于内涵式发展路子,有利于治理长期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存在的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更新、安全生产等五个方面的痼疾;技术改造投资乘数效应大,杠杆作用显著,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技术改造,对于落实中央部署,扩大投资,应对危机,调整结构,储备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都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从各地区实践看,采用财政贴息的办法,推进企业技改,往往能够带动十几倍的企业和社会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实现扩大投资、促进增长的一个抓手。19992003年,国家实行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政策,运用355亿元国债贴息,支持2000多个技改项目,带动4354亿元投资,拉动效果12倍,为我国克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五”期间,江苏省527项技改项目分析表明,重点技改项目每投入1元,可实现新增税收0.17元,利润0.29元。

  ——有利于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技改资金作为一种投资,可以引导各类要素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聚集,促进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升工业发展素质。20012007年,山东省工业技改的规模达到1.53万亿元,通过实施技改后主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比重达62.1%,其中国际先进水平占到23.9%,明显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通过引导技改投资流向,可以支持企业提高存量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技改,在不增人、不增地、少投入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造能力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从此次应对金融危机调研看,大体有五类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独具特色的企业;在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内实现了产业聚集的企业。

  ——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企业实践表明,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能够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能够打造本行业骨干企业,创造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日渐成为企业技改工作的新趋势。通过引导企业技改工作和自主创新工作相结合,把技术改造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途径,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降耗。节能减排降耗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将其作为技术改造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技术改造,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各类工业窑炉、高炉、电解槽等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工艺装备的淘汰步伐,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利用、热电冷联厂、电厂烟气脱硫除尘以及新能源开发、清洁生产等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工业污染物排放,在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发挥推动力作用和示范作用。

  做好新形势下技改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对技改工作的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发挥工业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作用。

  ——必须加强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和资金的统筹规划。要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产业关联度高、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企业,有基础、有市场目前面临困难的企业,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给予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抓住技改投资的“牛鼻子”,搞好技改项目的策划、储备,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库。主要采用贷款贴息的办法,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各地区也应设立支持工业技改的专项资金,加大全国工业技改力度。

  ——必须实施鼓励工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及时清理国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政策,并根据形势需求及时出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坚持淘汰落后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制定实施有利于技术改造的产业政策。继续推动实施有利于技改的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金融信贷、首台首套采购、进口免税与出口退税以及相关土地、环保等政策,增强政策协调性,共同使用,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力。

  ——必须发挥企业在技术改造中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市场在资金等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技改投资管理体制,推进技改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除按规定需要核准的投资项目外,推进技改项目备案制,落实企业在技改中的主体地位。推进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同时加强利用资本市场、外资、民间投资、风险投资,增加技改投入,提高技改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必须赋予新时期技术改造工作以新的内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技改工作的重点领域、区域布局和项目投资力度,推进技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技改工作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把技改工作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结合起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把技改工作作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切入点。

  ——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工业技术改造工作体系。要加快建设有关部门配合、部门与地方联动的技改协同工作机制,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为企业技改服务的水平。加快建设重点技改项目申报、核准、备案、评估工作机制,建立一大批项目储备,完善技改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和技改项目后评估制度,确保重点技改项目取得实效。加快建设更加科学的技改工作统计指标体系,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建设技改服务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机构在技改信息服务、评估咨询、招投标、融资担保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