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农民收入:实际增幅平稳 积极因素显现

2009-11-19 来源:中国信息报 点击数:1264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1.1个百分点,但高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2%,增幅仅比2008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尽管金融危机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造成冲击,但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各项惠农政策支持了农民收入平稳增长。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农民收入增速第三季度明显快于第二季度,显现出积极势头。

  多因素拉动农民收入增长,实际增幅回落有限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9%,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4%,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5%,财产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26.4%

  在农村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多为农民外出务工所得)一般要占到55%左右,前三季度工资性收入达到人均149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4元,增长9.9%,这部分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央及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投资力度,推动了外出务工形势的逐步好转。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的还有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这主要是由于今年前三季度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回落11.1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同期增幅较低水平。究其根源,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主要是2008CPI居高不下,导致农民名义收入增幅较高,实际增幅有限。而今年CPI一直呈负增长,农民实际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名义增幅。200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2%,增幅仅比2008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远低于11.1个百分点的名义收入增速回落。

  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6.4%。目前,转移性收入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各项补贴,如已实施几年的对农村的农资补贴、购买大型机具补贴,都属于转移性收入范围;二是各项社会保障资金;三是救济款。一般情况下,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今年中央在面临经济比较困难的形势下,加大了转移性支付,这是今年农村居民收入保持一个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具体说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安排7161.4亿元,增长20.2%。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约1230.8亿元。

  二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今年提高了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并逐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248.4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19.1亿元,同比增长31%;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做到按规定支付,1-9月全国共支付3项社会保险待遇2084亿元,同比增长29.9%

  三是救灾款、退耕还林还草等收入的增加也拉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此外,“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各项刺激农村消费措施的推动,使农民在进行消费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加快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尽管转移性收入本身并不创造新财富,但二次分配实施过程中减轻了农民负担,拉动了非生产性收入较快增长,增进了城乡和谐。

  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步回升,农民收入增长出现积极势头

  一是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呈现增加趋势,务工收入也略有增加。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5198万人,比二季度末增加101万人,增长0.7%;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为1444元,比二季度末增加40元,增长2.8%。二是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出现回升。第三季度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指数分别比第二季度和季度高出3.9点和3.2点,特别是种植业产品,以上年同期为100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到104.1,比第三季度上升3.1点。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上升5.6个百分点,生猪的价格指数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和农产品生产价格回暖,使农民收入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月累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5%,比上半年累计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呈现积极势头。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意味着在2008年以后的12年内,农民纯收入的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的水平。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做好“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涉及方方面面,应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协调推进: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着力增加农民就地务工收入。围绕农村资源开发和农民生活方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务工收入。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挥劳动力充足和相对便宜的优势,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深化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制度等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