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发展前进中的榆林

2009-02-18 来源:《县域经济研究》 点击数:2067

发展前进中的榆林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徐锭明

   

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接壤地带。全市辖111县,222个乡镇,554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农耕用地l700万亩。人口35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5%。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有“四河四川”(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此外,长城以北有100多个内陆湖泊,最大的红碱淖湖(神湖),面积1 0万亩,储水6亿立方米。气象灾害较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沙尘暴、干旱、霜冻、冰雹等灾害发生。

    榆林历史厚重悠久,是陕北文化的发祥地。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20007月改为地级市。历史上,曾涌现出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北宋名将杨继业、南宋名将韩世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榆林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使榆林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全市有文化古迹1612处,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万里长城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秦始皇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墓,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榆林民风淳朴,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雕,细腻秀美的陕北剪纸,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厚淳朴的生活底蕴,驰名海内外。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是正在建设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市矿产资源高度富集,现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20多种已有探明储量。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0万吨,是陕西省食用盐和化工用盐产地;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勘探开发,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能源化工产业。

    榆林生态脆弱,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沙侵蚀严重,东南部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几十年来,榆林人民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18%,累计减少入黄泥沙量22亿立方米。全市沙区860万亩流沙有7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榆林经济基础薄弱,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还比较低,全市有10个县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尚有1693个贫困村、60.6万人未摆脱贫困,其中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19.4万人。

    榆林是革命老区,是孕育中国革命的红色土地。早在1924年,榆林就建立中共党组织,1934年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是陕甘宁和晋绥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转战陕北期间,曾在榆林8个县36个村庄生活战斗一年多,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发表了的《东征宣言》,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和《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光辉著作。

    一、榆林的农业农村工作

    榆林是陕西省农牧业大市和畜牧业基地,草、羊、枣、薯等农产品属全国优质特色品牌。近年来,榆林市党政领导狠抓草、羊、枣、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到2006年底,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738万亩、羊饲养量达到775万只、红枣栽植面积159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0万亩。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45%。“米脂婆姨”、“绥德汉”成为全国的劳务品牌,2006年劳务输出人数达到50万以上,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目前,劳务经济正在向技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扶贫的重点是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五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4亿元,共扶持建设重点村853个,搬迁贫困户1.26万户、6.09万人,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1.2万人,解决了32.9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52.7万贫困人口脱贫。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榆林市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认真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6年底,全市共实施退耕775.78万亩,全部还林种草。五年完成淤地坝投资3.7亿元,新建淤地坝1150座。在全市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完成了榆林养殖史上的重大变革,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在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中,涌现出了石光银、牛玉琴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治沙治土模范。目前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造林保存面积2007万亩,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已占到沙地总面积的91.3%,实现了区域性荒漠化逆转。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榆林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示范引路、整体推进”的思路,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行动”,树立起了米脂高西沟、靖边尔德井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制定和落实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关政策。2006年全市“三农”投入达到16.6亿元。进一步加快了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的建设进度,全市乡镇和行政村通油路率分别达到83%和25%,12个县区乡乡实现了电话交换点自动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7%以上。

    二、变“沙进人退”为“人进沙退”

    榆林在秦汉时期还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但经过历代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演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北部风沙草滩区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解放前夕,全市林木覆盖率不到1%,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21个村庄为风沙侵袭压埋,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在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因为历代人为垦殖和气候演变,尤其是人口密度的大幅增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建国初期,每年因水土流失人黄泥沙达5.6亿吨,占中上游人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不但对中下游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构成了威胁,而且当地人民也因水土流失,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五十年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北治沙,南治土”,为改善榆林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经过50多年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综合开发,榆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夫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林木覆盖率由解放前的0.9%上升至30%,全地区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万亩。滩川源涧地区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全面实现了林网化。全市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达到260万亩,以柠条、刺槐为主的水保林达到200万亩,全市活立木蓄积4万立方米,年产鲜枣10万吨,林业总产值约9亿元。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北部风沙区的风沙危害大大减轻,860万亩流沙有740多万亩得到了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出现了沙退人进的可喜局面。全市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5%,年减少人黄泥沙量2.4亿吨,比50年代减少45.2%,基本农田达到608万亩,人均达到2亩。

    其次是防护林体系初具规模。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长城、北缘(陕蒙边境)、环山[环白玉山区)、灵榆(灵武至榆林)防固沙林带基本建成;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滩、川、源、涧地区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形成了带片网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实现了局部区域性由“沙进人退”到“林进沙退”的历史性变化。

    再次是绿洲农业正在崛起。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治沙造地、新辟农田140万亩,其中水地95万亩,粮食总产较50年代初增产6倍,沙区已成为该市商品粮生产基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生态环境建设,榆林地区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许多有才能和实干精神的基层干部和以牛玉琴、石光银、杜芳秀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模范,鼓舞和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治沙治土、建设绿色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创造出一系列有效的沙区治理措施,如: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飞播、植被改良)、农艺措施(耕作、问作轮作、作物配置、节水、留茬免耕、种植绿肥)、工程措施(反坡梯田、集水窖灌、淤地坝、沙障、引水拉沙、客土改良、引洪淤灌)等,为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榆林市坚持以生态建设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全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及时出台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冲破了过去指导思想上的旧框框、旧观念,确立了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新思想,按照“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政策措施,即:坚持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转变营林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转变投资模式(谁造林、给谁投资并按林种树种确定投资标准,给造林者更多的自主权);发展林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建设和增加财政收入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他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机遇,使该市林业建设步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51.5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78.9万亩,荒山造林46142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45.3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造林5.3万亩、飞播造林18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三个百树”工程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近40万亩。发展针叶常绿树80万亩,完成“万亩连接工程”28片,主要分布在绿色长城和绿色通道及重要区域,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档次和水准大大提高,据2005年国家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数据显示,与1999年第二次荒漠化监测对比,榆林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固定沙地面积增加;流动沙地减少127.3万亩;半固定沙地共减少286.3万亩,减少幅度56.7%;固定半固定沙地面积已占到沙地总面积的91.3%。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他们以点带面,整体治理,涌现出了定边县秀海公司学庄治理区、横山县哈兔湾、榆阳区

掌盖界、昌汗界、神木县麻场梁、绥德龙湾等规模在510万亩的大型防沙治沙示范点,成为新世纪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典型。榆林生态状况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恢复,综合治理。这些变化充分说明中央确立的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英明正确的,三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三、抓好扶贫开发,实现共建共享

    2001年初,榆林市12县区中有1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榆阳、神木),分别占全省国定县(50)20%和省定县(27

)7.4%。全市确定2570个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总数(10.700)24%,占:全市村委会总数的46%。全市有114万贫困人口(其中未解决温饱人口53.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832)13.7%,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9%。2006年底,全市12县区中有1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榆阳、神木),分别占全省国定县的20%和省定县的7.4%。全市累计扶持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877个,仍有1693个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34%,占全市村委会总数的30%。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3.4万人,尚有60.6万贫困人口(其中未解决贫困人口19.4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4%,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0.2%。其中30万人需要搬迁移民。 

    按照当地条件、资源禀赋、社会发展程度和致贫因素差异,榆林市各级政府采取 了分区域扶持的措施,分别对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扶持。20012006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7亿元,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4.1亿元,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09亿元,扶贫贴息贷款52亿元。扶持项目涉及六大类,即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培训、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

    榆林地区扶贫工作成功的做法是:1、实施资金捆绑整合,集中连片,区域开发;2、移民搬迁采取集中有土安置;3、实施扶贫贴息小额到户贷款资信证管理的办法;4、亚行赠款项目无偿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

    今年3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党的领导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尤为重要。榆林市各级党政领导,坚持多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整个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的战略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