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回族风俗

2009-09-18 点击数:9784

  门源回族人生的驿站及各方面的风俗

  一、隆重的诞生礼

回族人非常重视诞生礼。一个人诞生是生命的起点,是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儿,所以一旦新生命诞生,家人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回族人多子多福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多子女的人和家庭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尊重,反之没有生育能力或生育不旺盛的人在社会上往往抬不起头来,所以回族从婚礼开始就特别注意避讳,追求圆满。娶亲、送亲的女人必须具备家庭完美的条件,压轿的儿童必须是双男、双女。念尼卡亥时撒红枣,新婚洞房炕上撒红枣、花生,新人枕中装红枣、花生等等古俗,把回族人求子的急切心情和祈愿用程式化的细节固定下来。

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缘故,没有生育能力或生育能力不旺盛的家庭,除了在平常做祈祷外,还有到筛海、先贤的拱北上苫苫单沾吉求子的习俗。

回族人认为怀孕是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家里人以及娘家人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婆婆们,对娶进门的新媳妇,从细微处做着仔细的观察,她们通过睡梦、停经、呕吐、饮食喜好的变化、体态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孕,是怀男怀女。

伊斯兰教把今世看做来世的铺垫,因此,回族把婴孩的出生看作一种大礼。当确认怀孕后,孕妇就会受到家人的特别关心和呵护。除了加强营养,减少劳作,保持良好心情外,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参加婚礼、不作送亲伴娘、不参加葬礼,若在途中遇见娶亲、送葬的要避开等。临产前一月娘家人还邀请孕妇回娘家喝茶。 

门源回族妇女过去分娩必须在自己家,绝不可以在娘家。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占房”。过去回族地区分娩不到医院,农村也无专职接生员。分娩时,请村里儿孙满堂,有经验的老妇人接生。婴儿降生后若是男孩则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家人或亲友首先踏进产房;若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踏生”。回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出生的孩子今后的气质、性格就像谁,表现了对婴孩的一种美的祝愿。坐月期间要忌门,一般在产房门上贴上一块方形红纸。外人看到这个标志物后,不再进婴儿家,因为脆弱的生命经不起更多人的干扰。

在婴孩出生的第三天,家人在清洁的热水中掺入花椒、艾叶、香草熬成的水汁和三枚红枣。给小孩洗澡,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称为“洗三”。这天主人要设宴款待亲友、乡亲,祝贺小孩健康成长,平安幸福。而亲友、乡邻则送上鸡蛋、红糖、米、肉等营养品,表现了互助、关爱的风尚。有的产妇坐月子期间缺奶,家里人会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在“洗三”时同时还要给孩子举行命名礼。这一天焚香净室。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槛里,阿訇站在门槛外,先对着婴儿的右耳低念“邦克(礼拜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尕麦体”,(礼拜招呼词)。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寓意着将婴儿由清真寺外召唤到清真寺内,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阿訇举行这种仪式后,便任意打开《古兰经》,数到第七行中的第七个字母打头,选定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从此,代表一个穆斯林回族的生命符号——经名,将伴随着一生。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红糖、冰糖水等甜食给婴儿喂食“开口”。

婴儿满月前,要给外家众亲戚送“喜茶”。外家人收到“喜茶”后给婴儿和母亲置办衣物,并烧制焜锅镆。到满月这一天,婴儿家还要给婴儿举行剃头礼。由长辈剃光孩子的胎毛,将剃下下的乳发,绾成一个小球用线和布包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或缝在衣服的右肩上,意为吉利、壮胆、健康成长。也有给小孩留揪毛的,在剃头时,特意在后脑勺留下一撮胎毛,直至孩子健康地长到10岁左右,才举行剃头礼后剃除。满月这天,要宰羊做席招待,并根据经济条件给外家人抬奶母,在添丁增口的喜悦中饮水思源,以“奶母”的方式对外家人表达着感恩之心。

出月,既是婴儿出生后到外婆家认亲的一个仪式,又是婴儿渡过生命的脆弱期,健康成长逐渐融入社会的特殊表达方式。男孩在30天,女孩在40天时,产妇由婆婆陪同,婴儿怀中揣着《古兰经》和一个干粮,迈出大门去认亲。出门后将揣在孩子怀中的干粮送给个碰到的人,认做干亲,从此孩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又多了一份呵护和关爱。

过“百岁”是回族婴儿的又一次重要仪式。这一天,家中要擀长面给婴儿喂食,取长寿之意,并馈送亲友,共祈婴儿幸福、长寿的未来。

到婴儿满周岁时,有些人家要举行抓岁礼。这一天主人要在客厅放一个大桌子,桌子上依次摆上笔、书、本、《古兰经》、刀、剑、玩具等,把小孩放到桌子上,让小孩住意抓。来宾和全家大小围着孩子一起观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个理想的东西。按照回族人的说法,如果孩子抓到了笔、书,就意味着将来是学通四海的读书人;如果抢到了《古兰经》,就认为将来是一个精通经典、知识渊博的大阿訇,是一个虔心向教的穆斯林;若拿起刀剑,就认为这孩子将来是好武尚勇、保家卫国的武士;如果既抓了笔,又拿了剑,就认为会有文武双全的未来。假如小孩只抓到了不起眼的小玩具,则认为是吃喝玩乐、贪图安逸的人。

  二、庄重的成丁礼

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男子十二岁,女子九岁,即为“出幼”,而进入成年。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和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女人开始戴盖头,男子则施行割礼。割礼,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指男孩割掉包皮的仪式。

施行割包皮手术,过去都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称其为“逊乃巴巴。”其方法有的采用简单的冰冻麻醉法,然后用专用刀割之;有的用夹板夹好,用上麻醉药品,再行手术。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回族群众一般都把小孩送到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既安全卫生,又有利于伤口愈合。

回族人对“割礼”为标志的成年礼非常讲究,气氛隆重。行礼这天,家中要给孩子着新装,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訇念经,过“尔麦里”,亲友要带礼物祝贺。

割礼,这项源自于古阿拉伯半岛,至今仍在全世界的穆斯林民族和犹太民族中普遍流行的古老习俗,在门源的回族中仍有广泛的传播,做为一个男性从儿童迈向少年担负起神圣宗教使命的成年礼,在回族的人生中是一个标志性的礼仪行为。

  三、吉庆的结婚礼

无论是哪一个民族,恋爱与婚姻都是在不违反伦理道德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此前提下人们才会做出爱谁,与谁结婚的选择。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对婚姻加着了一份宗教的虔诚和庄严,对婚姻持有更加神圣的态度。

回族人最普遍的是实行族内通婚。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在本族内部选择,如果是跨族际的婚姻,对方必须“随回民”,这是回族与其它民族间嫁与娶的先决条件。所谓“随回民”,主要指的是信仰上的皈依和生活习俗上的一些改变。这也是回族这个以分散为主要居住形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处在其它强大民族的汪洋大海中而不被同化的根本所在。回族人的信仰是深入到骨髓的,有些人为了婚姻爱情,表面上会暂时放弃信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信仰往往会从意识深处复活,就会展现民间常说的“回回朝东走,转过就是西”的信仰终极归宿。

过去回族人结婚年龄都很小。男十五,女十三就婚嫁者相当普遍。由于年龄过小,没有自主择偶的能力,婚姻由媒人牵线,家长做主,恋爱是属于婚后才有的一种美好和美丽,爱情是婚姻前提下诞生的一腔情愫和一生守望。

解放后,依照《婚姻法》的规定年龄结婚,但非常重视婚姻家庭的回族人,除极少数正在求学等特殊情况者例外,绝大多数青年男女,一达到结婚年龄,都要结婚成家。

回族中绝少特别超龄不结婚者,更没有身心健康但终身不婚的独身者。离异或者配偶去逝,一般都要再娶或再嫁,六七十岁的老人结婚在当地一点也不奇怪,这既有生活上的需要,也有宗教上依据。伊斯兰教认为,全美的礼拜,要以全美的家庭生活为前提,所以具备健康条件的回族老人,不会放弃对幸福婚姻生活的追求。

当代回族的婚俗主要有这样的几道程序。首先是提亲。当青年男子相中某一女子后,或男女双方经过一段了解达到两情相悦时,由男方聘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提亲时携带着伏茶、冰糖、桂圆、布料、四件礼品,以示对女方的诚心。如果女方家满意这门亲事,就会高高兴兴收下礼物,否则,会婉言谢绝,由媒人退回礼物。当女方同意后,男女双方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了解和接触后,待双方基本愿意结为百年之好时,男方家就会主动提出“定亲”,当地人所谓的“吃茶”。

    “吃茶”时讲究男方要送茶叶、衣物、布料、化妆品和一二千元现金,女方宰鸡、煮肉盛情款待男方来宾,并相应回赠衣服、鞋袜等,同时确定送大礼的日期。

送大礼的日子定在结婚前不久,女方提出所要彩礼、聘金的数目,由媒人出面协商,双方家长再经过一番友好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方可置办结婚礼品。一般情况下,男方除家具、家用电器、首饰等物品外,还要为女方添置若干套成衣、布料及化妆品,并给女方一定数目的聘金。

回族人讲究礼数,注重体面,子女的婚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头等大事。一旦他们到了婚嫁年龄,父母就会托人说媒。而生活在现代的回族男女青年,则更多地希望通过自由恋爱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即便是如此,也不忘中间有一个为神圣爱情婚姻作证的见证人。条件成熟后,按老规矩,请来媒人提亲、订婚,举办传统而又热闹的婚礼。

做媒,在回族人而言,它不是职业,人们也不图财物。他们认为这是一项高尚的功德,如果成全了三对以上美满的婚姻,就相当于积了修建一座清真寺的功德,会受到后世的好报,所以只要有人请求担当“月老”,人们就会欣然承担这份使命。

生养、婚嫁,延续生命的大事。把婚嫁视作神圣天命的回族人的婚礼,在宗教的庄严中举行,在热烈喜庆的气氛里成全着一对新人的百年好合。他们的婚礼日大多选在伊斯兰教吉庆的“主麻日”(礼拜五)或阴历双日。结婚的前一天,双方家中都要请阿訇、亲友、庄邻念亥听,祈祷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并设宴招待。结婚这一天,新娘新郎都洗大净,因为姑娘即将出嫁,所以洗大净也叫做“离娘水”。大净洗完后,请年长的妇女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开脸”,即用交叉的丝线绞掉新娘脸上的汗毛,盘上新娘头,这意味着对少女时代的告别。男方家的亲友给新郎披红挂彩。

当挽着彩带礼花的接亲车到达新娘家门口时,鞭炮响起来了,两名美丽少妇端着大红盘中的糖果,撒向了迎亲队伍,这一迎宾仪式有一个寓意深美的名称叫“接果子”。接下来新女婿在陪客(伴郎)的陪伴下向新娘家的亲友一一致赛俩目认亲,一声“俺赛俩目尔来昆目”,“尔来昆赛俩目”。意为“愿真主赐给你平安吉祥”,“愿真主也给你同样的回赐”的相互亲切祝愿中接纳了这一位新添的亲人。随后宾主在礼让祝福中入席。

结婚仪式开始时,由阿訇念“尼卡哈”(喜经)。大意是:

“众归信的人啊!你们当敬畏安拉,切实地敬畏他。你们当致死谨守伊斯兰。

众归信的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真主,他从一个人上创造了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上创造了男人和女人。

众归信的人啊!你们当敬畏真主—你们以他的名义而互相要求权利,并尊敬血亲。

众归信的人啊!万赞全归真主,他是婚姻成为人们所遵循的圣条。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的途径。值此吉时良辰,以尊贵的古兰经为凭,以双方的长辈、众亲友和媒人为证;×××的儿子×××和×××的女儿×××从此刻起,正式结为夫妻,愿真主赐给他们俩永久的幸福,“啊米乃”(请主允准)!”

阿訇坐在上席,左右陪着证婚人和双方的父亲,新郎新娘跪听阿訇的教导。阿訇颂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并用汉语讲解其大意。开始的祝福词为“万能的主,感谢你的恩典,请你成全、护佑两人的婚姻完美幸福,”然后对新人进行教育,大意是“结婚是从幼年迈入成人的一个庄严仪式,从此应承担起人生的重大责任,严守正道,勤俭持家,夫妻恩爱,孝顺父母,关爱兄妹,善待亲友。”接着,由家长进行训诫,告之教养子女的不易,缔结家庭之艰辛,待人接物之复杂等道理。此后阿訇问新郎:“你愿意娶×××为妻吗?新郎立即应答“我愿意娶她为妻。”再问新娘你愿意嫁×××吗?新娘答“我愿意”。接着交换纪念品。最后,阿訇庄重宣布:“从今日起,你俩结为夫妻,恩爱相处,白头到老。”证婚仪式后双方家长将两家早已准备的红枣,花生、核桃、糖果撒向新娘新郎,表示感激真主赐给良缘,并预祝新娘新郎永结同心,早生贵子。这被称之为“撒喜”。

庄严的婚礼仪式,突出了婚姻关系的神圣,以信仰和爱为核心的伊斯兰精神沐浴爱情之花是再相宜不过了。在阿訇的主持下,面对双方父母、众多亲友,即将结为伴侣的男女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对方,并对彼此的一生应负的责任作出庄严的承诺。在众人双手前伸,虔诚的一声“阿弥乃”(您主准我所求)的祈祷中,完成神圣的仪式。一对相爱着的人将携手踏上生命的新途,对之无不让人感动,无不让人从心底发出衷心的祝福。

晚上开始闹洞房,多为青年男女参加,新娘新郎要按众人的要求表演节目。 

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沐浴净身后,对父母、亲友,说赛俩目认亲,新娘在致上赛俩目后,要充满感情地长长叫一声尊称,长辈高兴地给予应答,并将早准备好的钱、首饰等物赠与新娘,这一礼俗称叩头。叩完头后要摆针线。人们细心地观赏着一件件刺绣作品,对新娘的手艺作着评判。如果得到众人的夸奖,男女双方的家人都觉得非常的光彩。这种挑剔的评判,不但影响着新娘的声誉,无形中推动了刺绣这门民间工艺的发展,它在一代代女人的传承中流成了一条美丽的河。

这一天娘家人来“送饭”即吃席,亲友要道喜,男方家设席大宴宾客。当包子上桌后新娘新郎要给每位亲友道赛俩目问候。夫妻二人男左女右小指相勾,同用一双筷子挟起包子呈让,以此检验夫妻的和谐和默契,接到包子后亲友们纷纷拿钱馈赠新人,并用最美丽的语言祝贺着永久的幸福。

席毕男方要给女方的母亲等至亲长辈抬“奶母”,主要是钱、布料、茶。女方要给公婆媒人等抬针线,来而有往的礼节、深深的感谢,在完美的仪式中得到表达。

第三天新娘新郎回亲,娘家设宴招待。

有些人家新娘娶进了门,从当天晚上开始,专门邀请“曲把式”,唱宴席曲。宴席曲在表示祝贺的表礼中开始。

今是今来古时今,

阿丹出世到如今,

热索里留下了媒人的根。

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下无媒不成亲……

从人类的婚姻根底说起,对媒人、新人、父母、家人一一用最优美生动的语言,最吉祥幸福的押韵词句加以礼赞。表礼后开始演唱。宴席曲有独唱、对唱、中间伴以舞蹈,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如有一首赞美新婚夫妇的宴席曲中唱到:

恭喜茶喜大恭喜,

东家交了好运气,

女婿娃干散新媳妇俊,

杨宗保娶了穆桂英。

从开场时的祝词唱到赞美新娘新郎,再唱出祝福全家的和目睦和发达,无不表现着回族人民对待生活,追求美好幸福的昂扬精神。给沉浸在欢乐喜庆气氛中的婚礼锦上添花,喜中加乐。曲把式们唱了一曲又一曲,那悠扬动听的歌声为祥和的古老乡村夜晚平添了许多浪漫而迷人的民风古韵……

  四、视死如归的葬礼

回族人为现实的幸福而孜孜奋斗,却又不媚事权贵,贪恋浮华,大多数富贵者都能不同程度地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一般群众都能尽力照顾和救济穷亲贫友,扶持残障孤寡。从不让上门乞讨者空手而归,从不拒绝修寺、办学等募捐者的请求。他们视人生如白驹过隙,故对生老病死持达观态度,对一切无可避免的灾难看成是前定。不惧死,但也不消极等待死亡,而是充分利用有生之年行善积德,以现世的奋斗谋求后世天堂的幸福。故虔诚的回族穆斯林绝少无为的自杀轻生。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这就是穆斯林葬礼上让人感到圣洁朴素又委婉凄美的祈祷词,所有的哀痛,所有的是非恩怨,在“归真”的照临下,在肃穆葬礼中三丈白布的拥裹下,都找到了归宿。视死如归的回族人普遍实行土葬、简葬、速葬,强调“入土为安”,这一点是从《古兰经》开始的。《古兰经》中认为,真主最初用泥土创造了人,人亡后只有回归泥土,然后才能从泥土中“复活”。所以回族的葬礼只有一个目的,速葬薄殓,让亡者复活时进天堂。

回族人把死亡称为“归真”、“无常”、“口唤了。”称死者为亡人或埋体。一般来说,回族对年迈或病危的人,会提前为其准备后事。

这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叫“念讨白”,也即忏悔、赎罪。病人垂危时儿女们宰牲炸油香,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其意是向真主祈祷,饶恕和赦免他一生中的罪过。念完讨白后将油香送达亲友和众乡亲。接到油香后众亲友会及时赶往探视见最后一面。

面对一个大限将临者时,人们会庄重地请求他的宽恕,同样病人也请求对方的原谅,在这一刻,人们的心贴得是那么的近,尘世间的恩恩怨怨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经历了这样一次赎罪和诀别,病人会涌现解脱后的无比安祥和幸福。归真之际,病人会用最后的心力念诵着“清真言”,回归于祈祷了一生,向往了一生的真境花园。

当病人归真后,守护者即瞑其目、合其口、顺其手足,脱其俗衣,置埋体于铺有干净黄土的木板上,盖上单衾。这时乡邻们会主动承担起打坟、卜告亲友的义务。

主张速葬的回族,如果时间容允许葬礼就在当天举行,最多不超过三天。

葬礼的道程序是抓水(做大净)。

穆斯林认为安拉是清洁的,他喜爱清洁。一生注意清洁的穆斯林,复命归真了,更不能带去一点尘世的污秽。男亡人要由男性清廉近亲抓水,女亡人由女性清廉近亲抓水。为亡人送葬是一件圣行,送葬和抓水的人首先要自己净身。抓水是严格按照大小净的程序进行,先洗小净,再洗大净。抓水开始时,一名满拉上到房顶面西而跪,手捧《古兰经》,打开“塔哈”章高声诵读起来,顿然间整个丧礼场面,只有为亡人沐浴时发出的轻轻水滴声和穿透心灵的经诵声,把在场的所有人带入了对天堂向往,对人生考量反思的至清、至真、至洁的境界里。

第二道程序是包封(穿卡凡)。

薄葬是回族穆斯林丧葬的一项基本原则,即不论贫富贵贱一律用白布裹尸,不许殉葬、陪葬;不动声音,厉行节约,葬礼从简。不许以“孝”为借口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故有“家财万贯,到头还是三层卡凡”的谚语,劝化人们多做善事,时时刻刻为后世筹备“盘缠”。所有人的卡凡都用普通的十二支纱白绵布,禁用丝绸等昂贵品和含化学纤维成份的料子。

在给亡人抓水期间,由本坊阿訇主持进行着另一项庄严的仪式,转香,扯卡凡。在院中支起干净桌案,将卡凡(殓衣布)铺开,点燃三支香,自阿訇开始围站的人们顺时针依次转递,用右手接过香后念诵赞圣词,并将香在案边熏绕一下,如此三圈后,开始扯卡凡。

男性的卡凡三件;大卧单(大殓)、小卧单(小殓)、坎肩。女性除此外再加缠腰布和盖头。穿布是每个穆斯林较重视的丧葬必备品,他们到麦加朝觐时,一般都要自带和帮亲友带一些卡凡,用圣洁的“渗渗泉”水清洗沾吉。在包封时要在卡凡上洒一些冰片、藏红花、麝香,以防虫蚀。

回族人有助丧的美德,不管谁的葬礼,不论认识与否,只要遇上了就加入进去。当包封完毕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将埋体放置在专用的塔尔布提中,盖上写有经文的绿色苫单抬向坟地。有的教派送亡中要高念拜辞,由一亲属在前端着置有《古兰经》和香炉的托盘引路,后面由几名或数十名阿訇满拉组成的诵经队,唱诵着经文,再后面是抬送亡人的庞大队伍。一路上只有庄严肃穆的经诵,而听不到号啕的哭声。这是因为在回族人看来,死亡是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是肉体的消失和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对亡人的纪念是真诚的祈祷。

当看到数百、数千乃至上万戴着太斯达尔或白顶帽的人群为一个普通的人送亡的盛大场面时,不禁会为之动容和深思。脑海中一段悼文不期然间浮现了出来,那是毛泽东主席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最后一段:“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人,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第三道程序是站者那则(行站礼)。

亡人送到坟垣后,头南脚北放置在旷地的西边,众人脱鞋面向亡人排成一行行班次,在阿訇的带领下祈祷,这是回族葬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生者代替亡者向真主做最后一次礼拜。

第四道程序是转费达(罚赎仪式)。

转费达是以《古兰经》或钱财等做为罚赎的补偿,替亡人赎罪的一种仪式。送埋体的人们跪坐成一个大圈,由本坊学董清点人数后,计算出转费达的圈数、人次后,一名孝子双手捧着现金或《古兰经》躬身呈递给对方,对方用右手接过后庄重地亲吻一下,并诵祝“清真言”后递还对方,一递一送中倾注对亡人赎罪的真诚,同时对个人的心灵进行着洗礼。顺时针方向一一转着费达的时候,盛大的场面,庄肃的可以听到人们的心跳,有的老人已是泪流满面。

转费达的钱数多少是根据亡人家庭生活或亡人举意出散的乜贴与生前所欠主命拜功的而确定的,轮番转递圈数 的多少,是根据在场参加仪式人数的多少而决定。若是用钱财转费达,那么在转费达仪式举行之后,则将赎金全部散发给参加殡礼的人们及捐给清真寺。

第五道程序为殡埋。

回族人一律实行土葬,以期早日化归为泥土,获得复生。回族人以村为单位,有统一的公墓。在这里没有亲疏、贫富、男女等身份等级,只按照归真的次序,一个挨着一个地掩埋。穆斯林皆兄弟的伊斯兰平等思想在这里非常明显地得到表达。有人说,回民公墓是亡者们的又一个村庄,生生世世厮守共居。回族墓穴坐南朝北,墓深约七尺,长六尺,宽三尺,底部西向开偏穴,上圆如弓背,下方似弓弦。从塔尔布体抬出埋体后,用苫单遮住阳光,头北脚南面向西方的麦加安放在墓穴里。人们拿锨掩埋时,有关丧葬的《古兰经》章节诵读声随之响起,当一座弯月似的黄土新坟堆起时,《古兰经》经诵也随之结束,众人双手向上并伸,在同一声“阿米乃”(愿主接受我们的祈祷)中,一个穆斯林的葬礼结束。

回族人无常后,亲友吊唁,可送钱、茶等物,以助葬费,但不送花圈、挽联。亡人的衣物施散给亲人或贫穷人继续使用,以此表达对亡人的怀念。自亡人殡埋的天起家人开始念夜经。一般念三天,悼念活动主要在亡人无常后的四日、七日、十日、二七、三七、四十九、百天、周年等日进行,纪念方式包括请阿訇念经、举行“尔麦力”、炸油香、宰牲、进行施舍等等。在这些日子除了丧家,其它直系家属家都要念亥听,进行悼亡。这中间后辈们每天两次到坟垣去念经祈祷。一般在第十日亡人家里举行念下土仪式,遍邀庄邻亲友参加,众人携带茶、衬衣等礼物前去慰问,民间称之为“收泪”,一片关爱尽显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