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门源回族

2009-09-18 点击数:6982

1、来源 

回族入居门源肇始于唐宋,正式定居于蒙元时代。13世纪初蒙古西征会师后签发从征的“西域亲军”,大批入居甘凉、河湟,部分留居门源,或驻守、或屯聚养牧。元代阿难答镇守唐兀,十万士卒中信仰伊斯兰教者“居其大半”,其中部分滞居门源。明初从江右(长江东部)、淮泗(安徽北部)一带移居青海的回族中一部分迁居门源。 明正德年间,西宁塞外四卫被入居青海的东蒙古部落残破,一些人散落于大通河流域,其中包括一些史称“缠回”、“哈刺回”的民族。清顺治六年(1649),甘州回族起义失败,有400余名回族义军被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部落首领麦力干收留,安置在旱台、克图、仙米一带垦种定居。清雍正初,门源设大通卫,先后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迁来大批回民筑城实边,其中从甘肃的甘、凉、河三州迁入者居多。清乾隆年间,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奏准朝廷设置“回屯”,在旱台一带大规模屯垦,又从西宁等地移入大批回族。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族反清失败,义军中部分妇孺病弱者流落于门源。清光绪年间河湟回族反清失败后,西宁、大通等地的部分回民避居门源。民国时期,因逃荒、避兵差等,从甘肃的武威、临夏和省内大通、民和迁来一部分回民。历史上还有一些回民因经商、采金而零星进入门源地区。门源回族中既有阿拉伯、波斯、西域诸民族的成份,又吸收了当地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背景十分复杂而独特。

2、分布 

回族入居门源,早期都落户于浩门古城周围,清雍正年间被蒙古族收留的400余名回族定居在仙米讨拉、克图一带,继后渐次向东向西发展。至清中叶,在县城迤东至东川一段的浩门河两岸,回族聚居的村寨已经集中联片,《大通县乘轶稿》谓“红山堡回多,汉、番少”,又《光绪朝东华录》载,“北大通,营城在大通河北岸,城以西砂碛荒滩,向无村庄,城以东河北有八大回庄(大、小沙沟、纳龙、牙合、大庄、旱台、泉沟台、俄博沟),河南有二大回庄(瓜拉、上阴田),每庄有附近小堡”。门源城内汉回杂居,回族多在城南关。永安城有居民百余户,回族约占三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门源回族起义,清廷血腥镇压后,所剩人口不足十分之一。清政府对幸存者强制推行分而治之政策,迫使大通河北回族迁移到河南岸,又强令原住河南的汉族移居北岸,形成“回堑南,汉堑北”的格局。还有一些回族迁往县城以西青石咀、大滩一带拓荒耕种,逐渐成为新的聚居区。此后许多回族迁返河北,也有部分汉族移居河南交错杂居。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随着门源地区的深度开发,回族几乎遍布全县各地。至2004年底,全县共有回族616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7%。回族人口在在各乡镇的分布情况为:皇城乡465人,苏吉乡81人,青石嘴镇23854(含农场、马场),浩门镇8461人,北山乡940人,西滩乡2117人,麻莲乡7447人,阴田乡6866人,泉口镇7221人,东川镇4683人,仙米乡77人,珠固乡3人,从而在门源形成了大分散下的一个回族小集中区,成为全国十一个回族自治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