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竖琴
在浩门河两岸回族村庄的妇女中,长期流传着一种小巧玲珑的原生态乐器——口弦。在最盛行时很多地方无论姑娘还是老太太几乎人手一把。弹奏口弦最热闹的时候,往往是山花烂漫的庄稼拔节的锄草季节和冬日里的傍晚,女人们集中在庄稼地头、炕头,她们时而合弹民谣,时而对奏“斗嘴”。不懂的人看得莫名其妙,而姑娘媳妇们却听得哈哈大笑。忽然,一位姑娘满脸娇养地躲在她人身后,这是因为她被人用口弦“揭了短”。而老太太也带着孙辈尕娃们时而合弹得祥和柔美,时而弹得苍劲有力,深情的口弦会把人们带到古老遥远的年代。口弦美妙的音色,精巧的制作工艺、浓郁的回族风情不但受到回族、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喜爱,而且在世界很多的国家新要均有流传,国际上通常称它为“腭之竖琴”,即口中竖琴。
门源的口弦的分铁制、竹制两种,都有一个带柄短剑似的微型琴体和一个细长的簧舌组成,竹制的还有一根长长的线绳,演奏者在演奏时都左手持琴首,双唇半含部分琴体和簧舌。铁口弦弹动簧舌,竹口弦扯动线绳发音。但是不会弹的人即使弹动簧舌,扯动线绳也不能发出音乐。原来它的秘密在于演奏时不但要弹动琴簧,还要辅之以口腔共鸣,口舌变动,气息变化等诸多因素的配合才能发出好的声音。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口弦弹家,必须要掌握很多技巧要领。首先左手要持好琴体。琴首部位捏得太多太少均影响振动,抓得过紧过松都不出声。其次右手弹琴簧。要弹舌簧的尖端部分,不但要弹得准确,而且动作要协调有力。竹口簧扯动线绳更是需要巧劲,这样才能琴簧达到共振发音。再次,口腔巧变化。演奏较高的音,口腔要变小,气流要舒缓。
舌的变化也十分重要,它的伸缩不但能影响音高,而且对乐音的节奏控制至关重要。舌的变化再加上气息的颤动,才能使口弦的声音非常流畅,而这些技巧要经过前辈们的传授和多年的苦练才能达到。高手们不但能用口弦弹出耳熟能详的民歌花儿、宴席曲,还能说出“悄悄话”,模仿出蜂鸣、鸟语、水流声。
声学专家曾用现代仪器对口弦演奏进行动态测试,发现,口弦每发一个乐音,都能同时产生出一个基音和二至三个不同音域的泛音来,演奏时若口腔变小、气流加急,则能发出较高的音,反之则发出较低的音,如果再加上气候息的颤动,它的声音就会更加感人。
口弦的发音原理也引起了器乐专家的注意,他们发现了口弦发音的独特性。口弦既不是自由簧乐器,也不是管乐器,更不是弦乐器。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把它正式归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当今追求奇特音色的世界音乐潮流中,口弦会成为以一个新的追逐目标。
关于口弦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吹笙鼓簧”的诗句,簧即古代的口弦。而据后来报 《楚辞》、《汉武帝内传》、《神仙传》、《北史》、《唐乐图》、《乐书》等书记载,由汉至唐、宋、元,簧一直流行不衰,到了清代方改名为口琴。在《清史稿》一零一卷中所记载的口琴是“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从此可以深知门源回族铁口弦从称谓、形制、演奏技法等上都与以上记载十分相似。
回族是个继承了祖国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回族聚居的门源,民间艺术的传承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关于口弦的歌谣传说。这里最动人的是尔萨发明口弦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门源地区发生大旱,为了解救乡亲们,美丽的回族姑娘海蒂车和勇敢无畏的后生尔萨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一眼甘泉。可是,海蒂车却被毒蛇咬伤,后来虽然被尔萨救活,但却成了一个哑女。于是她就拿梳头的竹篦做了一只小巧的口弦,并用如泣如诉的弦声倾吐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达乌德的深情,后来姑娘们每人做了一只口弦来颂扬他们的功德和动人的爱情故事。
虽然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回族妇女用梳头竹篦做口弦却是由来已久。根据古老习俗过去回族妇女要求“青丝不见青天,更不能唱歌。”她们便选用口弦做为表达情感,传递心声的工具,有些妇女还把口弦当做首饰挂在胸前,一有空闲或需要消解郁闷,喧泻(宣泄)激情时会下意识地奏起口弦。如此地,古老的口弦世世代代在回族女人中相传,可以说回族人是在回族口弦声中延续着如山如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