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休闲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2011-01-05 点击数:2885
由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出现,生产形式社会化,使得更多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生活,从而形成了城市。十九世纪产生的工业革命促使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使人口向城市聚集,以纽约为例,1850年,纽约人口为68.2万人,1875年就达到190万人,1900年达到504万人,1920年为849万人,1950年达到1230万,成为世界超一流的大都市。社会的发展趋势决定着人类生活的形态将更进一步集中在城市。城市代表了人们生活发展的方向,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13个城市群。到2002年底,13个城市群的土地面积仅有116.91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面积的12.18%,但其人口却多达4.79亿人,占全国的37.30%,实现的GDP达74648亿元,占全国的71.24%。
人们为了生产来到城市,同时也是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但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单纯重复的工业生产,巨大的劳动压力,最终导致人们需要通过适时的放松来摆脱其身心疲惫,这就产生了城市休闲的问题。
一、 闲暇时间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提高,促进了都市休闲业的发展
假定一个城市居民,从25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工作生涯共35年,一年365天,目前我国的制度中有251天工作,114天休假;在休假的时期中每天按10小时为休闲时间计算,则一年为1140小时,35年为39900小时。在工作时间中把每天1.5小时定为休闲时间,251天共376.5小时,35年为13177.5小时。以上两项合计为53077.5小时。按24小时为一天则折合为2211.6天。在251天工作时间中按每天8小时计算,35年共70280小时,折合2928.3天。休闲和工作时间之比为3:4,也就是说3/7的时间休闲,4/7的时间为工作。如果按平均寿命为75岁计算,那么从60岁退休到75岁还有15年的时间为退休年龄,按每天10小时计算休闲时间则休闲时间增加54750小时,折合1610.3天。这样计算的总休闲时间为3821.9天。把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之比就变为4:3,即4/7时间为休闲时间,3/7的时间为工作时间。
制约一个人的众多因素中,只有一个因素是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时间。无论对手握大权的政客,还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以及艰苦度日的平民百姓,一天24小时是永恒不变的,这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的工作时间在减少,而休闲的时间在增加。有学者做过调查,2001年北京市从业者工作日平均工作时间为7小时9分钟,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45分,与10年前周工作时间48小时相比,减少了12小时15分;从家务劳动时间看,周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1分钟,与10年前的2小时28分钟相比减少了37分种,每周减少4时32分钟,两项合计周闲暇时间增加了16小时47分钟,全年合计872小时44分钟。哈工大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雅林认为,当人们的休闲时间超过工作时间时,休闲经济将占GNP的50%以上。
休闲的另一个条件是有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够把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休闲娱乐的支出,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自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0年欧盟15个国家经济总量GDP达到79793亿美元,人均GDP为21263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三国经济总量GDP为111585亿美元,人均为27274美元;日本GDP总量为47493亿美元,人均为37435美元。只有在国民收入处于较高水平的条件下,居民才可能有更多的钱用于休闲消费。上海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93年的5650元增加到2003年的22160元,增长了近3倍。与此相对应,上海市民用于休闲消费的支出也逐年增加。1992年上海市人均GDP是8652元,这时的消费性支出为2509.44元,娱乐文化支出为208.08元,到2000年上海人均GDP达到34547元时,上海市民消费性支出达到8868.19元,娱乐文化支出达1227.70元。
于光远说:“闲”是生产力发展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从现在看将来,如果不属于闲的劳动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减少,闲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走向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学者认为“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生产是为了休闲,提高生产率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最终还是为了扩大休闲,剩余价值的内涵就是休闲。
二、 休闲消费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并依赖于休闲产业,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因而,城市经济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经济的发展,并决定着城市的经济结构和模式。人的休闲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从而成为城市经济的新源泉。美国学者说过,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休闲,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付给休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投入休闲。
休闲在人们生活中比重的增加会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由于我们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们要休闲,于是就产生了休闲消费,而由此引发的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发显著。国家统计局1999年所作的《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势报告》显示,文化教育及休闲娱乐与食品及日常用品消费相比,比重在上升,其中平均每月用于休闲的支出为113元。根据美国Dallas联邦储备银行的统计,美国人均休闲娱乐开支1970年为501美元,1977年增加至1543美元。王琪延教授在《首都休闲经济研究》中提出,北京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用于休闲消费支出的比例约占28%,成为居民的第二大消费领域。
休闲时间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是休闲消费。休闲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消费生活的高级形态。休闲消费既包括对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观念、新知识、新价值观的消费。休闲消费包括的形式有:旅游、逛公园、郊游野餐、参加各种节庆活动、各种健身活动、各种体育运动、逛书店、阅读报刊杂志、读书、书法、绘画、参观展览、观赏各类艺术作品、各类志愿者活动、宗教活动、逛街购物、饮茶、看电影电视、摄影,观看演出、演奏器乐、唱歌、收藏、编织、做手工艺、园艺、美容美发、烹饪、探亲访友、聊天、游戏、社团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等等。休闲消费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休闲娱乐消费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娱乐行业的发展迅速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居民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为特点的商业娱乐行业,比如夜总会、歌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在城市迅速发展。美国娱乐业已成为年创利48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美国个人消费总额中,娱乐消费所占比例达到5.4%,超过衣着的5.2%和保健消费的5.2%。我国从1996年至1999年间,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中,娱乐业所占比例达70%,固定资产占总比例90%以上,年创利在58%到78%之间,上交税金占文化市场缴税总额的83.5%~89.3%。
城市影视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经济收入。上海2002年电影票房收入达1.59亿元,占全国电影业票房收入的18%。2001年中国音像制品17648种,发行数量达1.73亿盒(张),发行额达14.2亿元。全国大中城市均有自己的电视台,看电视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带动了家电产业的发展。
表演艺术行业异军突起,2002年全国艺术表演场所当年演出场次超过万场的有25个省、市、自治区,北京、上海演出业更为发达。2002年上海达到13847场,北京演出达13000余场,这是娱乐休闲消费的又一主力。
城市图书出版发行量大增,2001年我国有出版社652家,当年出版新书91416种,总印数达63.1亿册。城市青年很多人的假期是在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里度过。
上网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城市青年娱乐休闲活动的内容。2002年一项调查表明互联网用户已达5435万,网站371600个。全国直接用于网络游戏相关的支出,每月约为32.5亿元人民币。我国网络游戏的年产值增长幅度都超过200%,用户每月增长10万至30万个。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展直接带动的电信、软件生产零售商等相关产业的产值也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消费
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达到11.02亿人次,比2003年增长26.61%,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711亿元,比2003年增长36.86%,全国入境的旅游人数达1.09亿人次,比2003年增长18.96%,在世界排第4位,是1978年181万人次到23倍。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7.39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47.87%,世界排名第7位,是1978年2.63亿美元的98倍。出境旅游人数达2885万人次,成为亚洲大客源市场。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了68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1%,相当于全国GDP的5.02%,增长相当快。2004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15.5万人次,占全国过夜旅游人数4176.14万人次的7.55%。旅游外汇收入31.7亿美元,占全国12.3%,分别比历史水平2002年提高1.6%和1.9%;接待国内旅游者1.9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80亿元,全年旅游业收入达1410亿元,比2002年增长18.6%。
以2005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数字来看,全国接待旅游者1.1亿人次,而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北京、天津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4632万人次,占全国的42.1%。全国过夜旅游者为2858万人次,39个重点旅游城市过夜者为1129万人次,占全国的39.5%。可见,城市旅游业占了全国的近半壁江山。
3. 体育健身业成为新兴的休闲消费行业
据2002年的数字显示,北京市体育产业经营收入达到110亿元,其中体育彩票销售12亿多元,筹集公益金近4.3亿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北京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扩展到社区和居民区。居民家庭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支出比重在迅速提高。在发达国家,体育运动、健身娱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市民住和行的消费比重快速上升
从住房看,1991年到2003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倍。从住房消费来看,消费能力和质量越来越高,成为实现居民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休闲基础。再看汽车,从1991年到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增加400倍,保有量增加130倍。私人轿车在2003年的保有量已达到350万辆,当年私人轿车购买42万辆。汽车进入家庭,使休闲范围和质量明显扩大和提高,大大扩大了居民消费和生活的半径,这也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明显特征。
5. 通讯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我国手机用户数量迅速增长,个人平均每两年更换一部新的手机,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6. 保健和健康方面消费需求持续兴旺
美国个人消费总额中保健品消费占了5.2%。在我国,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人们更加追求保健和健康,带有健康和绿色概念的产品持续热销,保健品消费已进入家庭日常消费开支之中,并有迅猛发展之势。外国保健品生产商也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看中了中国大陆这个新兴的、迅速发展扩大的市场。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和保健以及消费安全,也更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加“以人为本”,这是休闲所体现的真正内涵。
休闲消费需求的增长,在作用于供求领域的同时,会推动消费行为上升为产业行为。而产业行为的直接后果将会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集中体现在对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所产生的巨大提升和催化作用。休闲产业已具备拉动内需、实现总量扩张的经济能量,它的出现为生产者创造大量获取财富的机会,也意味着GDP的增加。
三、休闲设施的扩建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建设
休闲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功能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了城市纯粹钢筋混凝土的面貌。城市必须具备游憩空间:街心公园、运动场馆、宾馆饭店、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剧院、音乐厅、文化馆、主题公园、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游泳馆、台球厅、保龄球馆、滑雪场、假日度假牧场、度假宿营地和野炊场所等等。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大剧院成为国际一流艺术团体来华演出的首选之地;上海图书馆入选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具有先进功能的大型艺术圣殿在浦东新区建成;以及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磁悬浮高速列车等,这些都改变了现代化都市的面貌。
从世界的平均值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从1992年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由32372万人增加到45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由27%提高到36%。尽管如此,城市游憩空间却日渐狭小,公共游憩场所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大众休闲生活的需要。北京城8个区面积约为128900公顷,总人口约800万,只有110个公园,总面积为4330公顷,约7万市民共享一个公园。上海整个地区主界面积为63400公顷,2001年末人口达到1327万,共有绿地面积为5820公顷,有125个公园,公园总面积为1291公顷,约10万人分享一个公园。武汉整个面积为849400公顷,人口约760万,有34个公园,公园面积为629公顷,公共绿地为3121公顷,平均约20多万人分享一个公园。这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为了改善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质量,国家和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改善居住条件,为休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上海市1990年至2000年GDP对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影响如下表:
2000年上海市用于园林绿化的投资达286200万元,北京为54300万元,重庆为9002万元。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们休闲娱乐的环境条件,2000年上海对环境保护投资达141.91亿元,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1%,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91630万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利润54387万元。
科技馆是最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对学校科技教育的重要补充。科技馆的规模和水平,已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美国每年全国科技馆的观众有1.5亿人次,超过了人文、历史和艺术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中国,现代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馆至今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是的一座国家科技馆,1978年筹建,1996年完成第二期扩建,对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博物馆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推介世界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建设已被国家和政府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
四、休闲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有了休闲消费就必须有休闲产业为之提供消费。由于人们有了休闲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个新的需要,各种服务于人的休闲消费的产业便应运而生。关于休闲产业,举凡提供人们从事休闲时所需之相关产品和服务之企业,皆可谓之休闲产业。休闲产业是休闲得以实现的条件。休闲产业是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消费、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形成以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左右,美国则达到75%以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值的平均水平达到了40%左右。许多国家就业岗位有50%以上由服务业提供。
休闲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对社会的压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杰弗瑞·戈比教授说,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美国1990年统计数字显示:休闲产业的直接就业人员已占到全部就业岗位的三人之一,间接就业岗位的二分之一。美国体育健身业2002年从业人员6万人。美国学者认为,平均每40000美元的消费支出将创造一个全职工作职位,美国每年约有10000亿美元的休闲消费相当于创造了2500万个工作职位。这个数字在中国相应会更大。另据统计,休闲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它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就业成本低36.3%。在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0000元的收入,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同样的收入水平,每增加30000元收入旅游收入将增加2个就业机会和5个间接就业机会。2003年,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649万人,间接从业3244万人,从业总人数为389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5.2%。全国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30多万个。其中宾馆饭店、住宿设施28万多个,旅行社15339个,其它旅游企业7205个。在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中,娱乐业从业人员占总比例的80%左右。因此,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有效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五、 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
闲暇完全是个性化的,闲暇的本质是自由,闲暇是个时间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休闲方式是否文明、健康,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一般生活消费相比,休闲消费的特点是:消费的品位和质量高;消费的弹性大,数量和时空都具有较大的变化性;对消费的品种和质量有无止境的追求;精神消费所占比重大,甚至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更大的外部效应:有益于身心的休闲消费能焕发人们精神,净化社会风气,和谐人际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而有害身心的休闲消费则会毒化社会风气,使人萎靡不振,殃及生态环境,导致道德沦丧、犯罪率增加,最终阻碍社会进步。由于休闲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休闲生活对人的思想的复杂性。文明健康的休闲消费可以培养人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的品位和格调,获得自由与快乐,表达个性与自我的多方面的才艺,它拓展了每个人的享受空间。
休闲也存在教育的问题,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通过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科技以及群众团体的统筹协调,使人们通过休闲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得以提高。休闲生活是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古迹遗址,也可以通过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等群众文化场所以及影剧院、游乐场、公园、游览景点等公共娱乐单位,获得一个文明、健康、科学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氛围,对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进步都是有益的。政府要积极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那些艺术性、鉴赏性、体育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强的活动。休闲的一般意义就是这两方面:一个是消除体力的疲劳;二是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看,休闲通过人类群体共有的行为、思维、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完整的发展。另外,全民健身运动、读书俱乐部、家政学习、欣赏艺术、以自愿者为主的绿色环保组织等等,使人们的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美国学者奇可与伯奇认为,休闲之所以在价值与优先权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取决于休闲是发展与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空间。紧密的社会联系不仅仅基于共同任务的维系,也包括共同分享各自的人生经历,感情世界,人们坦诚相待,做出承诺和以此为基础的彼此信任。因此,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促进了社会进步和谐发展。我们要通过休闲教育,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
休闲对主体而言其实质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精神的态度。对社会而言休闲是社会公共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应该考虑的重要的一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能促使人自身的和谐、身心的和谐、脑体的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人类生活中比重的增加,休闲业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对社会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