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良渚遗址将回填开发房地产?

2010-12-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4118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位于原南水北调东线渠线占压范围内。迄今为止已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城址、祭坛、高等级贵族墓、车马坑、马坑,尤其是刻辞卜甲以及带有“齐公”铭文的铜器的发现,是这一地区发现的最重要的西周城址,引燃了全国学术界的兴奋点,受到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乃至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专家建议下,山东省文物局直接把该遗址列入保护单位并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经过文物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反复沟通协商,今年年初,南水北调东线在遗址附近调整渠线位置,为遗址绕行。

  秦直道俗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史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秦代经营的交通大道多利用战国原有道路。只有直道是在秦统一后规划施工的南北大通道。秦直道自秦至隋唐一直沿用,整体路段宋代以后开始废弃。千余年间,它不仅是中原王朝北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领队张在明讲述了考古现场发生的事情。20093月,青岛至兰州的高速公路建设与公路沿线的考古发掘工作同时开展。当秦直道遗迹被发现时,两边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推进到遗迹边缘,推土机也上路了。张在明反复地向施工方说,你们修的是现代高速公路,但我们研究的是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怎么说,它也是高速公路的爷爷,孙子给爷爷让一次路有何不可?

  经过陕西省、延安市文物局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大遗址项目秦直道考古队顾问叶学明先生等专家的呼吁,青兰高速公路将改线绕过秦直道遗址,目前此方案已开始实施,因公路两头已逼近遗址,原修好的45公里高速作废,绕了一个大弯,增加投入1亿元。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经评选了20年,每一年的入选项目虽然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进行的常年的课题性研究,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山西曲沃晋侯墓地、殷墟等,但大多数的考古发现都是抢救性挖掘,这些和时间赛跑,从推土机搞下抢救出来的遗址的命运可谓冰火两重天。在广州、成都、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遗址作为文化名片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在更多的城市,这些遗址因为得不到更好的保护,只能一次次回填,也有些遗址永远地沉睡在地下……

  在刚刚过去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我们需要为子孙后代保护的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每一处文化遗产是否能够有尊严决定着文化的生命力。如果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