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古镇
泗泾古镇泗泾镇位于松江区东北部。东临九亭镇,西接佘山镇,北与青浦赵巷接壤,南与新桥镇、洞泾镇接壤。全镇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总面积约0.7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约占12.6%。因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张泾4条河流汇集于泗泾塘,故名。
该镇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元末文学家陶宗仪挈家来此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藏书家孙道明则筑“映雪斋”于泗水之北。元代后期始成集镇,称“泗泾里”。明正德年间改称“泗泾市”。七宝徐寿出资沿蒲汇塘北岸构筑石桥9座,七宝、泗泾间交通遂便,镇的规模日益扩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福连”和“武安”3座3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两侧商店栉比,楼房对峙,镇上“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
泗泾镇全景
附近农村盛产“薄稻”,兼有“香粳”等各种稻米,该镇米市素盛。抗日战争前夕,沿河下塘有米行(店)37家,碾米厂12家,米市交易量日达2000余石(约158吨),成为东乡18个集镇的主要大米集散地,交易范围远及上海、南汇、川沙等地。
该镇在抗倭、清兵南下、太平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等时期,屡遭战祸。特别是日军入侵,镇上房屋被毁2/3,东半镇几乎夷为平地,常住户口锐减。抗战胜利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市面仍未恢复。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在该镇成立。2个月后松江市、县合并,县府迁往城区。泗泾既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又是泗联乡人民政府驻地,为本县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1985年,全镇有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101个居民小组。计2718户,7270人,其中女性3727人。还有乡政府机关和乡办企事业单位在镇工作人员3700人,农业户660人。
解放后,该镇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逐步从商业消费集镇发展成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市镇。1985年,镇内有工厂企业22家,其中市属、县属7家,乡、镇属15家,职工共4929人,工业总产值9874万元。生产和加工的门类有化工、电子元件、热工仪表、橡胶制品、消防药剂、碾米、酿造、绒布等。
1985年,全镇共有商业、服务网点130个,经营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社会零售总额4021万元,农贸市场成交额203万元。镇周农户有养鸭习惯,泗泾鸭蛋名噪苏沪。此外,还腌制皮蛋,著称市郊。
沪松、沪昆公路线经镇东斜走西南。泗泾塘横贯镇境东西,塘上3座大桥连通南北,河流为弱感潮河,水陆交通便捷。泗泾邮电支局设在镇中,建筑面积557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36人,设邮票代售处22个,邮筒20只。有自行车邮路4条,总长106公里,委办邮路2条,总长67公里。有电话交换机容量400门,实装话机347台。全年订销各类报刊219.4万份,杂志1.4万份。邮电业务总收入近27万元。
泗泾医院在1958年由5个联合诊所和1个血吸虫病防治组合并而成。1970年12月更名泗联公社中心卫生院,1979年6月升为县属医院而改用今名。1985年该院占地面积10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909平方米,共有医护人员268人,病床170张,设有各科门诊等13个科室,担负着附近乡镇约12万人的医疗任务,每日门诊人数平均约500人次。
1979~1985年,全镇新建公房2.82万平方米,超过解放后29年总和的1倍以上,人均居住面积8.04平方米。
镇上现存古建筑两处:一是福连桥(俗称中市桥),在镇中部,跨泗泾塘,建于明万历年间,1986年全面整修。二是马家厅,在开江路158号内,为清初建筑。
- 上一篇:上海市松江镇
- 下一篇:吴中区光福镇——香雪海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