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国安瑶族乡
国安瑶族乡位于平南县北部,离县城51公里,东与马练瑶族乡相连,南交思旺镇,西与大鹏乡接壤,北与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全乡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在国安圩。
国安瑶族乡如南北小、中间粗的橄榄核形,最宽处40公里,最窄处10公里,北高南低,系山区丘陵地带,属寒武纪、渴盆纪地层砂页岩。土壤种类主要有潴育型沙泥田、沙土田,山地红壤、黄红壤、草甸土等。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思和水从北至南直贯乡境汇人思旺河,年平均流量8立方米缈,可供发电装机容量320千瓦;境内田贵水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库容502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500万立方米,开发规划6座电站。1987年已建成装机容量25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76万千瓦时的水电站,灌溉农田3.519万亩,是平南县重要的水利灌溉和电力供应设施。
据县志记载,唐代时国安山区虽然群山巍峨,古树参天,但已经有人迹所至,唐代的武郎县治就设在这里(一说在今马练瑶族乡)。此后,由于经商、开垦、戍边、逃荒和迁徙等原因,从广东、山东、湖南来的人越来越多,经过近千年的繁衍生息,国瑟成了如今瑶、汉、壮等各民族的乐土。
国安地原属大鹏乡,清时为鹏化里,民国置北二区。解放后,经几分几合,1983年时仍称大鹏乡。1984年,从大鹏乡分出国安、甘雅、田贵、思和、花洲、民安、发达等7个村公所,成立国安乡。1992年,又新增大兴、淡木、盆都3个村公所。1993年,撤国安乡,成立国安瑶族乡。至1999年底,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25个自然村(屯),3733户,19709人,其中瑶族18700人,占总人口的96.5%,壮族501人,汉族490人。
国安瑶族乡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具有日照较平原少、温差大、湿度大等特点,极其适合各种林木、农作物生长,林业是该乡的经济支柱。全乡总面积21万亩,其中水田5670亩,山场2000亩,草场800亩,水面、山墉、水库5000亩,山林14万亩,全境山多田少,可耕地1.5万亩。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木薯,以种植水稻为主,两造,过去产量不高,亩产约200公斤。近年引进了杂优稻种,亩产可达450公斤。玉米、红薯在旱地荒坡上种植,用以补充主粮不足和喂猪。木薯亩产约500公斤(生),是制作淀粉、喂猪的好材料。蔬菜类较多,有白菜、萝卜、芹菜、生菜、花椰菜、豆角、南瓜、丝瓜、姜、蒜、葱等。
国安瑶族乡土地种类不一,大部分适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的种植,森林资源丰富。以前,因交通闭塞,信息不通,许多林木无法利用,烂于山中。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杉、松等用材林不断得到开发利用,乡里办起了四级联营林场1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山界林权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不仅种植杉、松等用材林,而且还大力发展玉桂、八角、茶叶等经济林,林木面积不断增加。如今,国安瑶族乡森林覆盖率已达55%。木材蓄积量5万立方米。
饲养猪、牛、羊、鸡、鸭、鹅,是当地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种以家庭养殖业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在国安瑶族乡经济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这里的农户每家都养有3~5只猪和3~20只数量不等的鸡、鸭、鹅。猪养大后出售,鸡、鸭、鹅多为自用,偶尔也出售部分;羊从外地引进,近年刚做尝试性的饲养;牛主要作为畜力;鱼养于小鱼塘,年产量约2万公斤,仅能满足当地需要。
国安瑶族乡由于地处穷乡僻壤,经济发展较缓慢,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乡党委、政府在坚持发展好乡镇企业的同时,还鼓励、扶持民营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电力行业发展,较大的企业有国安运输公司。
国安瑶族乡的土特产品极具山区特色,主要有八角、茶叶、竹笋、香菇、玉桂、凉粉草等。八角有果实丰硕、角粒饱满、香气浓郁等特点,极受各地客商青睐。茶叶产在土质肥沃、长年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以条索紧结、清汤香冽、滋味甜醇而著称,销路不错。凉粉草出粉率高且清香宜人,远销广东等地。
过去国安瑶族乡山峦重叠,林莽如海,境内没有公路,村寨往来和外界联系只有勉强可走马帮和人的羊肠小道,路面狭窄,藤蔓缠脚,行走十分困难。解放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通了乡政府到县城的公路和各条山区公路,有4个村已通汽车。如今,每天有10~20部班车从这里开往县城、大鹏乡和各地,最远的可达广东的小榄镇。公路的开通,大大地方便了全乡的各族群众,也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解放前,国安瑶族乡的居民大都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如今,随着富民政策的实施和山区公路的开通,许多人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过去的茅棚草屋已被一幢幢宽敞明亮的钢筋水泥楼所取代;以前不知电视、VCD为何物的群众,在工余饭后,兴趣盎然地看电视、影碟和欣赏音乐。摩托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国安瑶族乡的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条长500米、平坦结实的水泥路取代了刚建乡时仅有的一条泥水路。街道两旁小楼林立,新建的两个农贸市场人流如织,客商云集,各种土特产品从这里集散到浙江、江苏、广东、南宁等地。
国安瑶族乡学校教育起步较晚,据老人回忆,民国时,乡境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学校。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学校数量和师生人数都有了明显增加。成立国安瑶族乡后,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全乡的一所民族初中,使得年级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和水平上了更高的档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许多学校的泥墙茅顶教室、宿舍已被钢筋水泥楼房所取代,教师教学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据1999年统计,全乡有中学1所,教师29人,在校生450人;有小学13所,教师128人,在校生1260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
国安瑶族乡瑶族中以陈、潘、胡、罗等姓较多。据说,他们始祖原居住广东连山县,因受歧视迁到珠玑巷,后怕受到官员夫人沉船蒙难的株连,逃难到湖广一带,因居无着落,辗转迁徙象州、平南,最后在国安定居。他们在公共场所讲土白话(平南白话)和“挨”话。家中老人交谈用瑶语,即“勉”话;思和、花州、甘雅、民安、发达等村屯说客家话(挨话)。覃、黎姓瑶族因婚姻、居住地域等原因讲壮语。由于居住时间较长,且和当地的壮、汉民族通婚,这里的瑶族融合了不少其他民族的生活、生产特色,具体表现在较大的节日活动中。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杀鸡、杀鸭,包三角粽到河边燃香焚纸祭祀屈原;农历八月十五,由族老集中族人杀鸡宰鸭,煮米饭到始祖坟墓前供祀,祭毕,族老阐述先祖的经历和辗转搬迁的艰辛劳苦,要子孙后代永不忘本。经济生活上,瑶族以耕种水田、山地和种植林木为主。过去,以水稻、玉米、红薯等为主粮,解放后,灌溉条件的改善和杂优水稻的种植,使水稻产量有大幅度增长,玉米、红薯已成了杂粮和喂猪的饲料。菜肴有白菜、芥菜、萝卜、姜、葱、猪肉、鱼等。鸡、鸭等多在节庆或祭祀日、办喜事和客人到家时才宰杀。瑶胞淳朴好客,宾朋进家,必备上好的酒菜热情款待。
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为主,祭祀祖先、土地神和社神。清代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此地有不少信徒。1930年建立了都榜天主教堂,文化大革命后被撤销。20世纪80年代,重新落实宗教政策,由梧州天主教来人重建教堂。现有教徒100多人,多为过去拜上帝会信徒的后代,或祖父母、父母辈人教者的后裔。
历史古迹有花州义址,在花州村。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国Ling导Ren洪秀全、冯云山在花州一带组织拜上帝会,并发出会师金田的团营令,后被清兵围剿,遂于十一月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花州首义”。现存大血坪古战场和洪秀全旧居。
自然景观有花州腾龙。该地群山环绕,山重水复,后有羊牯顶做屏藩,前以东王顶为前哨,山峰起伏如游龙,山水壮丽多姿,令人流连忘返,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田湖映翠,也是独特的风景区。该库区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后,平湖出山峡。巍峨的笔架山、矗立的观音山和四周连绵不断的群山与碧澄秀丽的湖水相映成趣。流水潺潺,四季如春,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 上一篇: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长坪瑶族乡
- 下一篇:广西贵港市平南县马练瑶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