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山乡建歌堂村民唱诗经 一个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新华网武汉电(记者冯诚 周甲禄 廖君)    点击数:7676    更新时间:2010-9-21 12:01:02    

 “关关雎鸠一双鞋,在河之洲送过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年年难为姐做鞋。”“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钟鼓度情怀。”如果不是亲见亲闻,很难想象来自古老《诗经》的诗句是湖北房县千百年流传的民歌,也是如今乡村老少都唱的“流行歌曲”。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面对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共性难题,充分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加以引导、弘扬,农村文化建设红红火火,探索出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前不久,记者在该县乡村领略了当地“诗经民歌”的风采,也见证了该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面貌。

 

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寻找发展“源头活水”

      房县位于武陵山区,地理环境封闭,至今仍保存有大量民歌、民俗、故事、小戏等民间文化,村村有“歌布袋”,镇镇有“民歌王”。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将本地有广泛群众基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加以挖掘和弘扬,全民兴文化、办文化”,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为此,2005年秋,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一场民间文化大普查。全县抽调105名文化系统干部深入到20个乡镇303个村进行普查,重点搜集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戏曲、民间艺人情况、文化古迹遗存等。

      经过3个月普查,搜集到民间歌谣12000首、民间故事8500多篇、民间戏曲800出、古唱本100册、手抄民歌本12000本。初步统计,全县会唱民歌5万人,会讲民间故事6.5万人、能唱1000首民歌的歌手250人,能唱300首以上民歌的歌手有7000多人。

      最令人惊奇的是,普查时发现,房县民歌中充满《诗经》的元素。不少民歌用诗经的诗句开篇,或者中间插入诗经的诗句或段落,有的则是诗经的翻版。房县民歌成了古老诗经的“活化石”。

     丰富的民间文化储存让该县看到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新路径。普查后,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民间文化丰富的资源,将发展民歌演唱为核心的民间文化作为该县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张旗鼓开展了一系列扶持引导工作。  

     2007年初,房县出台《房县民间艺人资格评审暂行办法》,为民间艺人“评职称”,根据其艺术特长、成果及传承情况等经评审分别授予“民歌师”、“民乐师”和“故事师”等称号,截至目前,已经评审出民歌师、民乐师、民间手工艺师共计400多人。县文化主管部门对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建档立卡,对有杰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还给予津贴奖励。同时还举办了社区民歌爱好者培训班,已培训了100余人。

     每年开展全县群众性歌咏活动。2007年在全县开展“唱响房县”民间歌手大赛,每个乡镇设分赛场进行选拔赛,乡镇获胜者再到县里参加比赛,这个比赛进行了大半年,参与的演员和群众达10万余人次,一大批乡土明星脱颖而出,通过比赛推进了民歌的普及与升华。2008年又举办了民间文化艺术节,进行民间文化艺术汇演。今年8月举行了万人吟诵《诗经》活动。县电视台开设专门栏目,宣传介绍民间文化,录播和直播民歌演唱。

     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民间文化示范村建设,在村级创办民歌堂。为此该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创建民间文化保护示范村的意见》。目前全县已有53个示范村,建起了25个民歌堂。

记者在门古寺镇胡家街村看到,村委会最大的一间会议室就是该村的民歌堂,节假日村民在此学唱民歌、比赛歌技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