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山乡建歌堂村民唱诗经 一个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新华网武汉电(记者冯诚 周甲禄 廖君)    点击数:7678    更新时间:2010-9-21 12:01:02    

民间歌手遍布城乡 千古《诗经》至今传唱

     房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房县一直有传唱民歌、民间故事的传统,孕育了一批山村“民歌王”、“歌布袋”,他们是民歌传存的鲜活档案。

     门古寺镇湖家街村72岁的胡元炳是该县有名的“歌王”之一,能唱几千首民歌,演唱足迹遍及全县多个乡镇。他年轻时就开始搜集民歌唱民歌,记者在他家看到,他收集的民歌手抄本有6大本,还自费印行了两本民歌集。

     房县民歌品类很多,有过山号子、田歌、待尸歌等;有高腔、平腔、拉花腔、八岔腔等腔调;有的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生产生活、恋爱婚姻,有的传授文化知识,有的唱“四书五经”、“增广贤文”和“三字经”;还有长篇叙事民歌,特别是发现了汉民族创世史长篇《黑暗传》、《盘根歌》。最令人惊奇的是源自《诗经》的“诗经民歌”。

     房县门古寺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张兴成从1985年开始搜集当地民歌,如今已搜集、挖掘整理民歌2000多首,其中有20多首民歌来自《诗经》。

     “东方发白兮,上山冈兮,砍砍伐檀兮,日暮而归。”“南有乔木难避险,不可休息却不能,汉有游女难接近,不可求思长江深,跨过长江见情人。”“燕燕于飞翔,差池其羽膀,之子于归嫁,远送于野旷,瞻望弗及女,泣涕如雨降。” “桃之夭夭满枝杈,灼灼其华一枝花,之子于归来出嫁,宜其家室迎嫁娶,欢欢喜喜成了家。” 这些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分别脱胎于《诗经》中的《关雎》、《伐檀》、《汉广》、《燕燕》、《桃夭》。此外,还有来自《君子于役》、《蓼莪》、《野有死麝》等篇章的民歌也广为传唱。

     居住在门古寺镇门古村一组8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天朋至今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长辈过世,晚辈们就会请两名《诗经》童子念《蓼莪》一文作为祭文。

     这些源自《诗经》的民歌,内容广泛,有反映婚恋的情歌,也有反映劳动、离别、对逝者怀念等内容的诗歌。

     胡元炳告诉记者,他们所唱的民歌都是师傅口语相传,以前并不知道有些民歌来自《诗经》,这几年才知道他们唱的是诗经民歌。房县人都传说,《诗经》中提到的诗作者尹吉甫是房县人,房县至今有尹的家庙和清代立的纪念碑,诗经民歌在此流传可能与此相关。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一直在当地传唱到现在,可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