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笙歌响彻四方——融水县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广西融水苗族同胞有个民俗禁忌:从二月社节开始到六月六新禾节,不得吹芦笙。今年初夏,这个禁忌被打破了:4月2日、3日和27日,该县民族文工团40多名演员在县委书记梁日春、县长董凌等带领下,先后在祖国首都——北京、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市,欢快地吹响芦笙,展演了融水苗族民俗风情歌舞《风从苗山来》,《风情融水·神奇苗乡》摄影展同时同地进行。
“一个地方能够拥有这样的文化财富是一种幸福”
剧院总经理肖立君先生坦言:“这是世纪剧院首次接纳县级文艺团体的演出,《风从苗山来》没有让北京观众失望。”
融水是全国成立最早、也是广西惟一的苗族自治县,因节日众多被誉为“百节之乡”,其中苗族系列坡会群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斗马属全球独一无二的体育活动,融水还被誉为“中国芦笙·斗马之乡”。每年,全国各地和海外游客纷至沓来,涌进大苗山,迷醉在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神奇的人文景观中。今年正月间,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的31位摄影家直抵融水大苗山,在山间整整辗转6天,用镜头记录了融水苗族同胞和谐热烈的坡会活动。这次活动的发起组织者,马来西亚摄影学会主席冯标干先生连呼精彩:“这是此生难忘的一次文化之旅。”
民族文化让苗山人“钱包胀了”
受传统观念影响,融水的芦笙仅限于坡会、节日和县内几个旅游景点表演,斗马等特色文化仍然没有形成产业。2007年,县内以民族文化表演为基础开办起来的5个旅游景点,每年总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
如何让热闹的民族文化盛宴得以健康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这成为摆在该县领导面前必须破解的一道历史命题。
近3年来,该县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6次专题研究民族文化发展措施,梁日春、董凌多次与文化界人士座谈,寻求文化发展良策,还与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等人一道,深入广西苗族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安太乡元宝村等地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