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让和谐笙歌响彻四方——融水县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文章来源:新华网-广西日报    点击数:6030    更新时间:2010-5-18 11:02:43    

2006-2009年,县财政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经费逐年成倍增长,2009年达1571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6%,目前,全县有芦笙、山歌、斗马等文体协会200多个,业余文艺队121支、400多支芦笙队、98支山歌队,县财政安排给群众文化活动的支出占全部文化支出的比例在30%以上,2009年高达67.7%。为辅导群众文艺演出,弘扬民族文化,县文化馆的每位文艺辅导老师每年都住在山寨里50天以上。

    在政府资金引导下,社会资金共5000多万元投入融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边远苗山建成广西县级一流的体育中心——融水民族体育公园,装上了广西县级会堂的灯光音响,建成了大小广场6处——市民近家门口就可以开展集体性文体活动。

    融水贝江沿岸旅游点的村民、苗山深处的多处苗寨,积极开发旅游项目,日子越过越红火。田头苗寨的32户村民还成立了股份制旅游公司,在向山外来客展示独特的苗家风情和苗寨风光的同时,参股的农户户均收入从过去每年4000元增加到了去年的2.1万元。依托民族文化的底蕴,苗家人“钱包胀了”。

    很快,融水的民族文化已成为该县招商引资的魅力名片:2009年,该县第四届“中国芦笙·斗马节”吸引游客3万多人,节日期间各方签订合作项目计划投资额4.16亿元。

  让苗山芦笙的和谐之乐响彻四方

    如今,融水的芦笙不仅响彻大苗山,而且已经声扬全国。

    36岁的杜信,是家在元宝山北麓拱洞乡培基村的苗族农民。2007年,县文化馆的老师自带伙食补助到培基来辅导演出,一批年轻人吹芦笙、跳踩堂舞的水平得到了提高。2008年以来,杜信领头成立培基民族风情艺术团、领取演出许可证,带着队伍常年在贵州黄果树等景点表演民族文化,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相当于在家务农收入的10余倍。

    在融水,像杜信这样,以民族文化表演、民族服饰制作为主业增加收入的农民,多达12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地从事商业演出的融水芦笙队有20支,足迹走遍沿海各大城市。

    先进文化发展理念的改变,带动了融水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苗山文化的民族特征、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打造文化精品成为现实:2008年以来,融水先后获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获“广西山歌之乡”称号,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特别金奖、金奖、银奖30多次。今年,融水民族文工团的演员和6名来自苗家山寨的农民演员,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排出了精彩的《风从苗山来》,在柳州演出期间“一票难求”;2008年以来,该县公开出版的《融水苗族》、《风情融水·神奇苗乡》、《唱支苗歌给你听》等文化精品书册、歌碟得到各方人士的热捧。今后3年内,《风从苗山来》将以商演形式,在国内巡演,以扩大苗族文化影响,将更多游客带入“苗族系列坡会群”的现场。(记者 谌贻照通讯员 张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