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浙江嘉兴逆势而上推进结构调整 创新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9583    更新时间:2010-3-17 10:22:40    

  探索新途径

  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成为嘉兴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8年嘉兴第三产业占比只有34.4%,比全国和浙江全省低67个百分点。对比差距嘉兴人看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确定围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的思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嘉兴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嘉兴以区域块状特色经济闻名全国,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区域特色经济集群低、小、散的弊端不断暴露。

  嘉兴市以“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和“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两个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从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项目实施、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建设等入手,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

  嘉兴是传统农业大市,为推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还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

  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但普遍遇到信息不畅、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嘉兴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2008年成立了全国家地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到2009年底全市已成立527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

  注入新动力

  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承载力、自主创新力、开放带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走出了一条以县域经济为重点的区域跨越发展之路。面对区域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对区域发展带动力日渐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极为迫切的新趋势,地处长三角大城市包围圈中的嘉兴,充分认识到只有走区域统筹发展之路,才能脱颖而出。

  嘉兴编制完成市域层面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战略决策。同时,加快公用设施建设步伐,建立了以规划管理、财政结算、投融资为重点的市域统筹运作机制,推进全市“重要资源、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

  为强化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嘉兴建设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设了嘉兴科技城,先后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中心等33家国内外科研院所。

  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9亿元,增长13%,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63.64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5.24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4% 

  上海是嘉兴获取先进理念和要素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嘉兴延续了1992年就提出的“接轨上海”战略,2008年又出台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接轨上海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的政策意见。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在产业衔接方面,主动承接上海辐射,积极与之形成资源互补、错位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