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江苏探析农业现代化之路:鱼米之乡今犹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6520    更新时间:2011-3-25 9:40:39    

    走进无锡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蝴蝶兰、凤梨、红掌等各种美丽、珍贵植物花卉争奇斗艳,绿色瓜菜种在一根根营养管道上,灌溉时间和灌溉水量精准控制。在这里,科技如同“点金术”,改写了“四季歌”。

  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表示,新兴农业产业生逢其时,它不仅仅是对传统农业的自我超越,更让人们看到了未来集约型农业的希望。

  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依靠土地因素实现农业增长,显然不现实。同时,随着累计多达1771万的农村青壮年持续转移进城,迄今江苏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了六成多,且预计未来每年仍有30万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劳动力因素实现农业增长,也不现实。

传统模式式微,农业增长靠什么?江苏省委、省政府将眼光投向了科技。其核心是加大“三大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

 江苏省政府有效整合各类科研资源,致力“三新工程”:培育推广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研发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开发立体、生态、高效新模式。

“十一五”期间,江苏先后建设了24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到2010年,江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科技的注入给江苏农业带来了两大显著变化: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高效农业规模化。

为提高粮食单产,江苏以“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栽、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机械化作业,持续开展“高产增效”创建行动。截至2010年,江苏建设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450个,全省粮食单产达408.3公斤,连续5年保持在400公斤以上。

高产的背后,凝聚着数以万计的农技推广专家的心血汗水。正是通过他们,精确定量栽培、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新技术得以广泛普及。截至2010年,江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应用面积达到1759万亩,机插秧面积达1300多万亩,重大病虫防治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江苏省政府明确扶持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等“五有”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省财政还从2008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上千万元对全体基层农技人员开展“菜单式”培训。

大厦,不能建在沙滩上;农民,不能世代束缚在土地上。用创新理念经营农业,才能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家三五亩、散落七八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一道“天堑”。

2005年,听说县里鼓励土地流转,在外做生意多年的王家卫又返回故乡,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承包经营了1000亩土地,种植反季节果蔬。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探索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受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激励,不少承包农户普遍产生惜地心理。2008年,江苏省果断出台政策,省财政设立20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增土地流转项目,江苏省财政按每亩100元的标准对流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次性奖励,至今补贴资金额度已达7000万元。

规模经营是总方向,而形式则百花齐放。目前,江苏合作经营型最为流行,这得益于农村“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据江苏省农委统计,到2010年年底,江苏农民合作组织总数达到3.8万个,入社成员62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发展到30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表示,“农民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做不了也做不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