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传统技艺和美术的保护还缺少什么

2010-11-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玉伟 岳 青 点击数:297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呈现,如何把这种活态遗产长期保护、展示并发挥作用,一直是困扰非遗保护工作的难点、焦点。基础设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通过建设保护利用设施,开展展览、传承等活动,应该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报告以山东省有关非遗项目为例,试图以小窥大,就如何在十二五时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进行阐述。

现 状

潍坊风筝、木版年画和莱芜锡雕这3个项目的保护利用情况有所不同,可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总体来看,潍坊风筝、木版年画的保护已初具规模,呈现全民参与的局面;而莱芜锡雕由于受自身工艺特点等因素限制,保护利用工作的群众参与度相对较小,但同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风筝和木版年画是潍坊的城市品牌。对以风筝和木版年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潍坊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尝试,初步建立了以开发促进保护,以利用带动传承,以旅游扩大影响,以市场激发活力,以产业带动经济的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潍坊市非遗保护工作采取的是整体保护的做法。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组织学术研究、编制整体规划、打造民俗文化古村等措施,对非遗实施整体保护,不断丰富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外出展演、举办艺术节等多种形式,不断放大传统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生产性保护营造市场环境。企业利用市场规律、经济手段和管理理念,为传统工艺生产注入内在活力。

此外,潍坊市在风筝、木版年画保护传承中,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文化以旅游为推介,旅游以文化为内容,相互促进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据统计,潍坊目前有较大规模的风筝厂300多家,从业人数10000多人,年销售风筝2亿多只,风筝带来的直接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元。每年到杨家埠旅游、参观、考察的中外游客达到40多万人次,春节期间有近万名海外游客在此过民俗年,旅游综合收入1200余万元。风筝、木版年画成了潍坊的骨干文化产业,带动了交通、旅游、餐饮行业,极大地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

相对来说,莱芜锡雕的情况有较大不同。莱芜锡雕做工精良、历史悠久,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与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潍坊风筝、年画的保护利用情况不同,莱芜锡雕的保护利用还处于一个较小的范围,这与锡雕工艺特点有密切关系。潍坊风筝和年画做工工艺相对简单、材料成本低、市场价格弹性大、消费群体庞大;而莱芜锡雕工艺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高、消费群体相对较小、学徒不足,保护传承难度也更大。

鲁王工坊是莱芜锡雕中的重要品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王千钧是鲁王工坊第八代掌门人,也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接受父亲传授,继承家族技艺。他打破技艺不传外人的传统做法,由家族传承转向师徒传承、社会传承,从工艺美术学校招收大中专毕业生,着力培养一批锡雕人才,成立了锡雕艺术研究院和莱芜市清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一方面从事研究、教学、技艺传承,另一方面从事锡雕艺术品的生产、展销,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王千钧拥有一家锡雕展销门店,大约150平方米。一块1000平方米左右的租用场地,用于锡雕生产、传承,场地面积狭小而且简陋。为改变这种状况,王千钧正通过政府招商,准备筹建集艺术研发、传统工艺传承培训、艺术品展览、生产销售、特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锡雕艺术博览中心。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