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效应"如何变成"对接优势"--河北借力京津谋发展
百人招商队伍如何能常驻首都
【善不善于从体制上寻求创新,是能不能实现“对接”的关键】
“固安工业区招商局,有100多名工作人员常年在北京专职负责招商,并且在广州、深圳也设立了办事处。”近日,听到固安县委书记徐国勇的介绍时,记者颇有些吃惊,这样一个庞大的招商团队常驻北京,财政投入得有多大?人员编制如何解决?“这个团队不用花财政一分钱,也不占用一个人事指标。”徐国勇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他笑着解释道,固安用市场化的手段破解了这些难题。
“其实,招商局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企业。”刚刚接待了一拨前来考察投资的客人,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光远说,不光是招商局,整个园区的运营采用的也是一个全新的运营体制,即: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
与大多数政府部门的招商局不同,固安工业区招商局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传统的公务员,从招商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全部面向全国择优高薪招聘。这些招商人员有留学归国人员、外籍人士、专业投资人,也有各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博士。
“无论是哪个岗位,都不再是‘铁饭碗’,而是实现绩效与利益挂钩,实行‘能者留、庸者走’。” 刘光远说。
为充分利用好北京人才、信息等优势,固安工业区招商局一成立,就把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并根据工作人员的特长,为每个人划分了在京具体负责招商的区域和行业,便于及时搜集信息,利于专业化招商。
创新的体制创造出明显的对接效果。据统计,2006年固安工业区招商局成立至今,已经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50个,项目总投资达200多亿元。其中,9成项目为京企或者拟依托京津发展的企业。
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旧有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努力形成体制的梯度差,这是固安在对接京津实践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这种探索为固安带来了发展的活力。
区位的优势客观存在,体制机制的梯度差却不会自发形成,这需要各地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创造性地制定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本地发展实际的体制机制,使市场化程度高于京津,这样资源配置的效率才会更高,也才能创造出发展的新优势。
其实,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对接大都市的过程中,各地面临的困难都是相通的,谁在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长三角的无锡、苏州、南通、韶兴,珠三角的东莞、佛山、中山,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