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海北历史

2010-11-01 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数:1485

秦时期,今海北地区为先零羌部落联盟世居的地方。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王朝在西部地区设护羌校尉,统领西羌。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设凉州金城郡(郡治允吾,今民和县),临羌县(县治今徨源县)节制今门源、祁连、海晏地域。刚察为先零羌地区。

汉平帝元始四年(4),王莽执政时,设西海郡(郡治龙首城,今海晏县三角城),辖今海晏、刚察、共和、兴海县。东汉时,今门源县、祁连县为凉州刺史部金城郡临羌县辖地,今海晏县、刚察县为先零羌部落联盟的卑禾羌占领。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金城郡西部都尉移驻于龙首(今海晏县三角城)。汉献帝兴平元年(194),门源县、祁连县为雍州金城郡临羌县管辖,后又归雍州西平郡(郡治今西宁市)西都县(县治同郡治)辖地。‘西晋时,今门源、祁连两县属凉州西平郡长宁县辖境(县治今大通县),海晏县为临羌县辖地,今刚察县为鲜卑族乙弗部(又称乙弗勿敌国)居牧。

前凉时,今门源县和祁连县东部由长宁县节控,祁连县西部由凉州祁连郡所辖,今海晏县为定州西平郡临羌县节控,今刚察县为鲜卑乙弗勿敌国居牧。

北魏太武帝神康末年(431),今刚察县为吐谷浑国属地。北凉亡后,今祁连县、海晏县尽入吐谷浑国。今门源县隶都善镇西平郡西都县,后门源县亦入吐谷浑国。西魏废帝二年(553),魏兵收复门源县,为西魏鄯州西平郡西都县地。北周时,今门源县为善鄯州乐都郡西都县辖地,今祁连、海晏、刚察3县为吐谷浑属地。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后,今门源县隶西平郡涅水县(县治今乐都县),今祁连、刚察、海晏县为吐谷浑属地。隋场帝大业五年(609),又属西海郡宣德县地(今共和县),隋大业十四年(618),复为吐谷浑属地。

唐贞观十年(636),在今门源、互助两县之间置羁摩州—合门州。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后,吐蕃灭吐谷浑,进入门源地区。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后,门源属都州都城县(今西宁市)。唐开元七年(719),唐于今海晏县置安人军,入吐蕃王国后,为吐蕃青海节度使辖区。今刚察为吐蕃渔海军驻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都州都督杜希望攻破今门源金巴台吐蕃新城,置威戎军,设兵戍守。唐天宝十四年(755)发生安史之乱,唐军东撤,门源复属吐蕃驻牧地。在唐朝衰落下去的同时,统治青海的吐蕃王国于869年崩溃,今海北地区,蕃、汉杂处,转为吐蕃世俗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分散统治,不复统一。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沙州(今甘肃敦煌)人张义潮起义,收复河西走廊及青海东部地区,门源县、祁连县复归沙州节度使兼十一州观察使张义潮的统治之下。

北宋明道元年(1032),以吐蕃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口角厮锣定都青唐(今西宁市)。今海北地区为确厮锣在rl水流域的大部落宗哥族属温纳支邹成部落统治之下,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宋军收复河涅地区,确厮锣政权解体。今门源县为涅州辖地,今祁连、海晏、刚察3县为吐蕃诸部落居地。宋政和五年( 1115),宋军收复门源县,置震武军(今门源克图三角城),隶熙河兰徨路,并在门源县设善治堡、大同堡、德通城、石门堡(均属军政建制)。宣和七年(1125),震武军复被西夏攻占。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蒙古汗国军队攻占西宁州,今海北地区属蒙古宗王镇守地区。蒙古宪宗蒙哥汗三年(1253),在今甘肃临夏州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今海北地区归其所管。元代,今门源县归甘肃行中书省西宁州管辖,今祁连、海晏、刚察3县归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路管辖。

明洪武六年(1373),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今门源、祁连、海晏3县为西宁卫北川千户所统辖,今刚察为罕东卫地(属西宁卫节制),明正德七年(1512),东蒙古陆续进入青海湖地区,并成为蒙古族居住的中心地带之一,今海北地域为东蒙古诸部辖区。门源县开始为蒙藏部落杂居之地,逐渐脱离西宁卫的管辖,成为东蒙古属地。祁连县为鞋粗土默特部辖区,崇祯十年(1637),成为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又称西蒙古)部首领固始汗辖区。海晏、刚察2县地域,开始为东蒙古诸部辖区,崇祯十年后,亦成为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辖区。

清雍正二年(1724),设大通卫于北大通城(今门源县浩门镇),今门源、祁连县东部地区为大通卫地,隶西宁府。雍正三年(1725),清廷理藩院编青海蒙古529旗封地,各旗设札萨克管理内部事务。今海北地域初封时有6旗:祁连县西部为和硕特西右前旗驻牧,今海晏县为和硕特南左末旗、和硕特南左后旗、和硕特东上旗驻牧,今刚察县为和硕特北右旗、和硕特前左头旗驻牧,以上各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节制(常驻西宁)。乾隆九年(1744),大通卫署迁至白塔,大通城降为协营。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卫为县,辖33堡,今门源县为大通县属北大通营红山堡辖地。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居于黄河南部地区的藏族刚察部落(驻牧今贵德县)、达如玉部落(驻牧今贵南县)、阿力克部落(始驻牧玉树鄂拉山以南温泉一带,遭果洛藏族抢掠后移至黄河南,后又返回黄河北岸柯柯乌苏)等返回青海湖环湖地区。

蒙古族土尔启特南后旗、和硕特前左旗等离开今刚察县,移牧于今门源县以西、祁连县以东地区。阿力克部落于清道光二年(1822)批准进驻大通河流域,后逐步移驻今祁连地区。和硕特前左头旗移牧于祁连默勒一带。原环湖八旗之一的刚察部落移入刚察地域。和硕特北右旗离开刚察移牧于涅源扎藏寺一带。咸丰八年(1858)达如玉部落获准在刚察定居。

民国元年(19理年),清制北大通协营撤销,今门源仍为大通县属红山堡。

民国6(1917)门源县和今祁连县的峨堡、阿力克、八宝地域,归甘肃省西宁道大通县统辖。海晏县凯来娅豁以西归都兰县,以东归徨源县。民国19年归都兰县。海北地域驻牧的除清王朝的6旗外,又移入8旗:左翼盟和硕特北前旗(驻牧今祁连默勒)、右翼盟土尔rE特南中旗(驻牧今祁连永安滩)、右翼盟喀尔喀南右旗(驻牧今祁连永安滩)、左翼盟土尔It特南后旗(驻牧今祁连默勒和门源永安)、左翼盟和硕特南左后旗(驻牧今海晏金滩)、右翼盟和硕特北右旗(驻牧今海晏斑马河、群科滩)、右翼盟绰罗斯南右头旗(驻牧今海晏斑马河)、右翼盟绰罗斯北中旗(驻牧今海晏斑马河、金滩、涅中水峡)。以上蒙古14旗和在祁连、海晏驻牧的藏族部落,分别归各旗的札萨克、台吉、贝勒、贝子和千户、百户管治,而蒙藏各旗和各部落头人又听命于青海办事长官(后改为蒙番宣慰使)统辖。民国18(1929)7月13,将原属大通县的达坂山以北北大通、峨堡、红山堡、祁连八宝、阿力克及西宁县属的仙米、珠固等地划出,设置门源县,归青海省国民政府管辖,县治今门源县浩门镇。

民国19(1930)11月,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原都兰理事管辖刚察),刚察蒙藏各族仍归都兰县治理。祁连西部和海晏东部的蒙古12旗和藏族各部落,均归各自札萨克、贝勒、贝子和千百户分散管理。

民国26(1937),设海晏设治局,隶属涅源县。民国32(1943)海晏设治局升格为县。

民国28(1939)由门源析置祁连设治局,隶属青海省政府。祁连设治局辖有古佛寺(黄藏寺)、二寺滩、夹马尔盖及原属门源峨堡、阿力克11族、和硕特西右翼前旗(默勒札萨)、土尔息特南中旗(永安札萨)

民国32(1943)海晏建县,隶属青海省政府。辖有蒙古6旗:和硕特南左翼末旗、和硕特北右翼旗、和硕特南右翼后旗、和硕特南左翼旗、绰罗斯北中旗、绰罗斯南右翼前旗。刚察仍归都兰县管辖。

1949916门源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省军政委员会。19531219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区,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520改称门源回族自治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066设立海晏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涅源县领导。1951619海晏县人民政府成立,直属省人民政府。195292改称海晏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312月复称海晏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区。

1951913省政府决定,将祁连设治局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省直辖。1952101成立祁连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青海省政府。

19531.1月23成立祁连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6月18改称祁连县人民委员会。

1950813省政府决定,成立刚察区,隶属青海省政府。1952416成立刚察区行政委员会,隶青海省政府。19539月刚察区改为刚察县,1126成立刚察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728改称刚察县人民委员会。

19531231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区,区府驻门源县浩门镇。辖门源、海晏、祁连、刚察4县。1955520改海北藏族自治区为海北藏族自治州。19671120海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成立。19816月改称海北藏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