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州情简介
2010-02-2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11
一、地理地貌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青海湖北岸而得名,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州辖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和青海湖农场,共有29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海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州总人口为27.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有汉、藏、回、蒙古、土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3.9%。境内平均海拔3100米,大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年平均气温零下0-7℃,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300-600毫米,“高、寒、旱、缺”是海北的气候特征。
海北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地处湟水、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源头地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同时也是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地;境内有乔灌木面积5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2%,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湿地是重要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栖息鸟类196种,湟鱼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均生活在青海湖水系和青海湖畔。
海北自然资源富集。矿产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棉、铁、铬等55种。境内有河流140余条,年径流量69.2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1.2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67.8万千瓦。境内野生动物物种类较多,有30多种珍稀动物,野生药用、经济植物385种。
海北区位优势突出。东接全省经济最发达的湟水谷地,西连柴达木经济圈,北与甘肃经济最活跃的河西走廊为邻,青藏铁路、国道315、227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州府西海镇距省城西宁100公里,是全省离西宁最近的自治州府,相对省内其它州区位优势比较突出。
二、农牧业
海北州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自治州。全州29个乡镇当中有牧业乡17个,农业乡12个。全州行政村214个当中有农业村137个,牧业村77个。农牧户4.68万户,其中3.31农业万户,牧业1.37万户。农牧业人口2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16万人,牧业人口6.17万人。
海北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主产区,畜牧业是海北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州拥有天然草地面积3972.13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492.47万亩,以盛产海北牦牛、海北藏系羊、白牦牛、祁连羊、大通马、西宁大白毛等优良畜种和畜产品而享誉高原。近年来,海北不断深化畜牧业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使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截止2008年底,全州存栏各类牲畜327.00万头只。繁活率达84.41%,总增率46.18%,出栏率达46.18%,商品率达42.32%,母畜比例57.52%。成畜损亡率1.54%。畜牧业产值达8.32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1.00%,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386元。主要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其中肉类产量达37895吨,羊毛产量达3957吨,奶产量达34020吨。全年育肥牛羊70.22万头只,贩运牛羊33.66万头只,两项销售收入5.82亿元。
海北农业主要以种植高寒作物为主,现有耕地7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3亩。全州主要农作物有油菜、青稞、春小麦、燕麦、豆类和马铃薯,其中,门源是我国北方小油菜的故乡,是青海省的主要油料商品基地,素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称。油菜种植品种以浩油11号、浩油5号和青杂3号、青油331等品种为主,青稞品种主要以北青3号、4号、6号为主。近年来海北以发展高效冷凉特色作物为主,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州县属实现农业总产值3.01亿元,种植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2.17万亩,比上年增长0.08%,其中:粮食作物17.61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40万亩,其它作物17.16万亩。粮食作物单产229公斤,总产量达40331吨;油料作物单产102公斤,总产达28030吨。
三、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海北工业一方面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兼并租赁和破产企业重组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优势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煤炭开发、有色金属冶炼、畜产品加工、非金属采选、水电及多金属采选业等我州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州坚持“工业富州”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围绕工业发展重点区域,培育煤炭、电力、金属矿采选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业等支柱产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与产品结构,重点实施了海晏红河湾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刚察县热水煤炭工业集中发展区,祁连县西部多金属采矿加工业集中发展区,门源县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集中发展区为主的全州工业经济开发格局,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全州有工业企业89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6793人。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29亿元,同比增长48.6%;占GDP的比重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3亿元,同比增长49.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17亿元,增长34.2%。全年完成铝锭产量2.5万吨,增长77.4%;发电量17.83亿度,增长32.5%;铁合金6.05万吨,增长50.6%;石棉2.3万吨,同比增长13.3%;原煤148.8万吨,下降29.2%;洗煤60万吨;改性沥青0.5万吨。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四、旅游
近年来,海北旅游业着力实施旅游活州战略,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全社会参与的方针,不断加大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力度,以打造旅游名州为目标,围绕生态旅游,顺应青海湖景区体制变化,积极打造旅游服务经济体系,着力实施了青海湖北岸旅游区以原子城--沙岛--青海湖湿地--鸟岛旅游服务经济带;祁连山旅游景区以仙米--花海--岗什卡--俄堡--祁连林区--黑河峡谷旅游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使我州旅游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
目前,全省412个精品旅游景点中,海北境内有85个,位居全省第二。境内主要景区有: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城、百里花海、祁连山草原、西海郡古城、青海湖鸟岛、岗什卡雪峰、黑河大峡谷、年钦夏格日山等。其中,金银滩-原子城、祁连山风光景区、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已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使海北成为全省率先达到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2007年“我心中最美丽的青海十大景观”大众评选活动中,我州五大景区榜上有名。(沙岛、金银滩原子城、百里油菜花海、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岗什卡雪峰)。全州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7处。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蒙古族颂词、青海湖祭海、阿柔逗曲、郭米则柔、华热婚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全州旅游综合收入和游客人数达到2.1亿元和189万人次,分别增长35.1%和35%。
五、社会事业
科技: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技项目192项,投入科技经费2184万元。共取得科研成果138项,全州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39.95%。其中,农牧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70%。
教育:全州目前共有各类学校211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23所,普通小学173所,幼儿园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635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671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65.6%,教职工3112人,其中专任教师2731人,全州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91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29949平方米。全州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7%,初中阶段适龄生入学率为94.6%。全州“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08年实际参加高考人数1115人,其中高考上线人数816人,上线率为73.18%。自筹资金3100万元设立了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专门解决农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十五”以来,共投入2.3亿元进行农牧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州中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5平方米和8.1平方米,校舍、课桌紧张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贫困教师、教师补助奖励基金,100万元的贫困生助学金,“十一五”前三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费用1200余万元,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2671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59万元。
卫生:全州有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62个,医疗机构病床数为813张,卫生工作人员10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2人。全州有村卫生室264人,乡村医生287。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拥有房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9万平方米,占81%,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00余台(件)。率先在全省为181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交通工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1.5%。至2008年度,全州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286.05万元,农牧民参合19.6万人,参合率100%。目前,全州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3.55‰,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40.11/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甲类传染病26年未在海北地区发生与流行,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到398.46/10万。州府西海镇于2004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成为全省个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的镇。
文体广电:全州有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文物管理所3个,博物馆2个,现有文物藏品304件、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5处,县级36处。歌舞团1个,乡镇文化站8个,电影放映机构4个,农牧区电影放映队17个,每年放映电影500余场。全州有电视台1个,电视转播台4个,广播覆盖率为86.1%,电视覆盖率95.5%。十五以来,我州组团参加省以上各类运动会8次,共获得68牧、银牌36枚、铜牌25格,名列六州首位、全省前列。
民生:全州纳入城镇低保的6864户14978人,保障标准为183元。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有6328户18000人。占农村牧区总人数的8.57%,新农合资金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元,报销比例高10个百分点。现有县乡敬老院5处,床位190张,入住老人106名。2008年,全州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48名,减免税费56.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06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530人,为农民工清欠工资403万元,清欠率100%。开发建设了首批175套廉租房和20套经济适用房,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完成了1.3万人的脱贫任务。
六、党建
全州党建工作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海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州共有各级党委59个。其中:州管党委16个,县管党委8个,乡镇党委30个;各级党组120个,其中,州一级机关36个,县一级机关84个;党总支36个,其中机关单位党总支31个;党支部691个,其中,村党总支2个,村党支部211个。建制镇社区支部14个,机关单位支部266个,事业单位支部144个,企业单位支部46个。截止2008年底,全州共有党员13372人,其中:妇女党员2745人,占20.53%;少数民族党员6808人,占50.9%。
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开放、自信、创新”的青海意识,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海北“五个方面力争走在全省牧区前列”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完成GDP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0元,增长1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86元,增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21.9%。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取得了“十一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的新成绩。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和扶持藏区发展的双重政策机遇,继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青海湖北岸而得名,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州辖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和青海湖农场,共有29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海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州总人口为27.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有汉、藏、回、蒙古、土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3.9%。境内平均海拔3100米,大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年平均气温零下0-7℃,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300-600毫米,“高、寒、旱、缺”是海北的气候特征。
海北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地处湟水、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源头地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同时也是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地;境内有乔灌木面积5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2%,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湿地是重要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栖息鸟类196种,湟鱼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均生活在青海湖水系和青海湖畔。
海北自然资源富集。矿产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棉、铁、铬等55种。境内有河流140余条,年径流量69.2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1.2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67.8万千瓦。境内野生动物物种类较多,有30多种珍稀动物,野生药用、经济植物385种。
海北区位优势突出。东接全省经济最发达的湟水谷地,西连柴达木经济圈,北与甘肃经济最活跃的河西走廊为邻,青藏铁路、国道315、227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州府西海镇距省城西宁100公里,是全省离西宁最近的自治州府,相对省内其它州区位优势比较突出。
二、农牧业
海北州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自治州。全州29个乡镇当中有牧业乡17个,农业乡12个。全州行政村214个当中有农业村137个,牧业村77个。农牧户4.68万户,其中3.31农业万户,牧业1.37万户。农牧业人口2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16万人,牧业人口6.17万人。
海北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主产区,畜牧业是海北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州拥有天然草地面积3972.13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492.47万亩,以盛产海北牦牛、海北藏系羊、白牦牛、祁连羊、大通马、西宁大白毛等优良畜种和畜产品而享誉高原。近年来,海北不断深化畜牧业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使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截止2008年底,全州存栏各类牲畜327.00万头只。繁活率达84.41%,总增率46.18%,出栏率达46.18%,商品率达42.32%,母畜比例57.52%。成畜损亡率1.54%。畜牧业产值达8.32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1.00%,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386元。主要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其中肉类产量达37895吨,羊毛产量达3957吨,奶产量达34020吨。全年育肥牛羊70.22万头只,贩运牛羊33.66万头只,两项销售收入5.82亿元。
海北农业主要以种植高寒作物为主,现有耕地7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3亩。全州主要农作物有油菜、青稞、春小麦、燕麦、豆类和马铃薯,其中,门源是我国北方小油菜的故乡,是青海省的主要油料商品基地,素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称。油菜种植品种以浩油11号、浩油5号和青杂3号、青油331等品种为主,青稞品种主要以北青3号、4号、6号为主。近年来海北以发展高效冷凉特色作物为主,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州县属实现农业总产值3.01亿元,种植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2.17万亩,比上年增长0.08%,其中:粮食作物17.61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40万亩,其它作物17.16万亩。粮食作物单产229公斤,总产量达40331吨;油料作物单产102公斤,总产达28030吨。
三、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海北工业一方面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兼并租赁和破产企业重组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优势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煤炭开发、有色金属冶炼、畜产品加工、非金属采选、水电及多金属采选业等我州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州坚持“工业富州”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围绕工业发展重点区域,培育煤炭、电力、金属矿采选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业等支柱产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与产品结构,重点实施了海晏红河湾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刚察县热水煤炭工业集中发展区,祁连县西部多金属采矿加工业集中发展区,门源县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集中发展区为主的全州工业经济开发格局,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全州有工业企业89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6793人。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29亿元,同比增长48.6%;占GDP的比重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3亿元,同比增长49.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17亿元,增长34.2%。全年完成铝锭产量2.5万吨,增长77.4%;发电量17.83亿度,增长32.5%;铁合金6.05万吨,增长50.6%;石棉2.3万吨,同比增长13.3%;原煤148.8万吨,下降29.2%;洗煤60万吨;改性沥青0.5万吨。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四、旅游
近年来,海北旅游业着力实施旅游活州战略,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全社会参与的方针,不断加大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力度,以打造旅游名州为目标,围绕生态旅游,顺应青海湖景区体制变化,积极打造旅游服务经济体系,着力实施了青海湖北岸旅游区以原子城--沙岛--青海湖湿地--鸟岛旅游服务经济带;祁连山旅游景区以仙米--花海--岗什卡--俄堡--祁连林区--黑河峡谷旅游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使我州旅游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
目前,全省412个精品旅游景点中,海北境内有85个,位居全省第二。境内主要景区有: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城、百里花海、祁连山草原、西海郡古城、青海湖鸟岛、岗什卡雪峰、黑河大峡谷、年钦夏格日山等。其中,金银滩-原子城、祁连山风光景区、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已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使海北成为全省率先达到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2007年“我心中最美丽的青海十大景观”大众评选活动中,我州五大景区榜上有名。(沙岛、金银滩原子城、百里油菜花海、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岗什卡雪峰)。全州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7处。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蒙古族颂词、青海湖祭海、阿柔逗曲、郭米则柔、华热婚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全州旅游综合收入和游客人数达到2.1亿元和189万人次,分别增长35.1%和35%。
五、社会事业
科技: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技项目192项,投入科技经费2184万元。共取得科研成果138项,全州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39.95%。其中,农牧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70%。
教育:全州目前共有各类学校211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23所,普通小学173所,幼儿园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635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671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65.6%,教职工3112人,其中专任教师2731人,全州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91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29949平方米。全州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7%,初中阶段适龄生入学率为94.6%。全州“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08年实际参加高考人数1115人,其中高考上线人数816人,上线率为73.18%。自筹资金3100万元设立了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专门解决农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十五”以来,共投入2.3亿元进行农牧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州中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5平方米和8.1平方米,校舍、课桌紧张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贫困教师、教师补助奖励基金,100万元的贫困生助学金,“十一五”前三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费用1200余万元,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2671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59万元。
卫生:全州有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62个,医疗机构病床数为813张,卫生工作人员10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2人。全州有村卫生室264人,乡村医生287。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拥有房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9万平方米,占81%,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00余台(件)。率先在全省为181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交通工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1.5%。至2008年度,全州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286.05万元,农牧民参合19.6万人,参合率100%。目前,全州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3.55‰,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40.11/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甲类传染病26年未在海北地区发生与流行,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到398.46/10万。州府西海镇于2004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成为全省个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的镇。
文体广电:全州有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文物管理所3个,博物馆2个,现有文物藏品304件、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5处,县级36处。歌舞团1个,乡镇文化站8个,电影放映机构4个,农牧区电影放映队17个,每年放映电影500余场。全州有电视台1个,电视转播台4个,广播覆盖率为86.1%,电视覆盖率95.5%。十五以来,我州组团参加省以上各类运动会8次,共获得68牧、银牌36枚、铜牌25格,名列六州首位、全省前列。
民生:全州纳入城镇低保的6864户14978人,保障标准为183元。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有6328户18000人。占农村牧区总人数的8.57%,新农合资金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元,报销比例高10个百分点。现有县乡敬老院5处,床位190张,入住老人106名。2008年,全州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48名,减免税费56.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06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530人,为农民工清欠工资403万元,清欠率100%。开发建设了首批175套廉租房和20套经济适用房,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完成了1.3万人的脱贫任务。
六、党建
全州党建工作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海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州共有各级党委59个。其中:州管党委16个,县管党委8个,乡镇党委30个;各级党组120个,其中,州一级机关36个,县一级机关84个;党总支36个,其中机关单位党总支31个;党支部691个,其中,村党总支2个,村党支部211个。建制镇社区支部14个,机关单位支部266个,事业单位支部144个,企业单位支部46个。截止2008年底,全州共有党员13372人,其中:妇女党员2745人,占20.53%;少数民族党员6808人,占50.9%。
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开放、自信、创新”的青海意识,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海北“五个方面力争走在全省牧区前列”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完成GDP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0元,增长1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86元,增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21.9%。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取得了“十一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的新成绩。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和扶持藏区发展的双重政策机遇,继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 下一篇:海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