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

2010-10-25 点击数:13078

  

  洞井瑶族乡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南部,北与兴安县漠川乡交界,西与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接壤,南与恭城县栗木镇毗连,东与本县观音阁乡为邻,全乡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历史上,洞井曾属吉宁乡、崇顺里四小甲、崇顺堡、崇月乡辖地。解放后属观音阁区(乡、公社)。1984年8月从观音阁公社分出,成立洞井瑶族乡,辖洞井、桂平岩、椅山、太和、石家寨、保良、野猪殿、大竹源、小河江等9个村委会,111个村民小组,140个自然屯。1999年,全乡人口8744人,其中瑶族2416 人,占总人口的27.6%。乡政府驻洞井街,距县城48公里。
       洞井瑶族乡地处都庞岭余脉与海洋山交汇处,地貌以中山、低山为主。漕垒界海拔1439米,为全乡峰。笔架山位于洞井与兴安漠川的交界处,因其形似笔架而得名,海拔1287米,为全乡第二高峰,也是海洋山南端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洋山东麓为灌阳县最大的河流--灌江的发源地,主要河源有小河江、大河江等。它们在洞井汇为灌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灌阳全县。洞井以东区域为丘陵地带,地貌相对平缓,是全乡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洞井瑶族乡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5℃,略低于全县平均气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30毫米以上,光照充足。土地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极其肥沃,适宜杉、松、竹及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农业是洞井瑶族乡的传统主导产业。全乡耕地1.2万亩,人均1.3亩,在全县各乡镇中居第二位。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高粱等。解放前以水稻、红薯、玉米为主,以旱谷、小麦、黄豆、高粱、(禾参)子、芋头为辅。各种作物只种一造,由于耕种粗放,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普遍很低,平均亩产水稻150公斤~200公斤、红薯150公斤~250公斤、旱谷50公斤~100公斤、高粱40公斤~75公斤、玉米75公斤~125公斤,一般家庭一年耕种所得仅够养家糊口。解放后,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开田造地,改良土壤,改善灌溉条件,不断引进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全乡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稻谷亩产量提高到400公斤~500公斤,单是稻谷产量就能够满足全乡群众的粮食需求且有盈余。随着粮食生产情况的不断改善,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辅助农作物逐步被淘汰。玉米、红薯适宜于山地种植,实行责任制以来,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其主要用途已有所改变,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主粮的必要补充,而成为家庭畜禽的饲料,此外,当地还种植花生、木薯、西红柿等经济作物。灌阳木薯粉丝制作历史悠久,口感好、爽滑耐煮,在桂北素负盛名。洞井瑶族乡即是灌阳木薯粉丝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西红柿种植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的产业,洞井山区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所产的反季节西红柿皮滑、个大、色泽鲜艳、肉质好、耐储存,在市场上颇受青睐,远销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成为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林业是洞井瑶族乡大农业的第三大生产门类,森林资源丰富。乡境大部分属海洋山麓和都庞岭余脉,是灌江~湘江一级支流水源林区,由于海拔较高(多为500米~1400米),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800米以下以杉、松等用材林为主,800米以上则以各种阔叶杂木为主,被作为水源林受到保护。20世纪80年代初期,责任制刚刚推行,山界林权不够明确,曾一度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当地原有的森林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控制,被砍光的山坡上很快又种上了杉、松、山苍子等新树种。自80年代后期以来,洞井乡每年的植树造林面积都达1050亩~1500亩。木材采伐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全乡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均居全县各乡镇前茅。
       畜牧业是洞井瑶族乡大农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当地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业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鸭、鹅等畜禽。其中尤以养猪为重要,当地养猪采用传统的煮潲熟喂法,一般家庭一年可出栏肉猪2~3头,除1头做年猪自宰食用外,其余出售,可以收入一两千元,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少数家庭也饲养母猪以出售猪仔创收。牛在当地主要用做畜力,少数养有母牛的农户当母牛下崽长大后,也用以出售,一头仔水牛售价多在千元以上。鸡、鸭、鹅等家禽则多供年节时自家宰食或待客,少数养鸡、鸭多的家庭也有出售。
       渔业在洞井瑶族乡农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当地渔业主要为塘库养鱼和江河捕捞,以塘库养鱼为主,包括池塘、山塘、水库和小坑的养殖。主要养殖鱼种有草鱼、鲤鱼、鲢鱼等。
       乡镇企业是洞井瑶族乡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主要生产项目有竹木加工、小型铁制农具制造、谷物加工、小水电以及商品零售、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以集体、个体或合伙经营为主。洞井水电资源比较丰富,蕴藏可开发水能资源约1万千瓦,绝大部分尚未开发,乡党委、政府计划以此为突破口,“十五”期间加速对境内水能资源的开发,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小江水电站(装机2100千瓦)、两叉江水电站(装机6000千瓦)已在县里立项,预计2002年前可上马。
       洞井瑶族乡地属山区,历史上交通极为闭塞,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逐步得到了改善,1985年建成了七星台一洞井公路,直接与灌(阳)-恭(城)公路相通,1999年又建成了洞(井)一大(境)公路,使灌阳往桂林不需绕道全州或恭城而经由灵川直接到达,缩短了近一半里程,大大加强了洞井瑶族乡与外界的联系。此外还修建了若干条简易乡间公路、机耕路,使全乡80%以上的村委会都可直达班车、货车。随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少数农家购置了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生产工具。
       解放前,洞井瑶族乡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南部,北与兴安县漠川乡交界,西与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接壤,南与恭城县栗木镇毗连,东与本县观音阁乡为邻,全乡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历史上,洞井曾属吉宁乡、崇顺里四小甲、崇顺堡、崇月乡辖地。解放后属观音阁区(乡、公社)。1984年8月从观音阁公社分出,成立洞井瑶族乡,辖洞井、桂平岩、椅山、太和、石家寨、保良、野猪殿、大竹源、小河江等9个村委会,111个村民小组,140个自然屯。1999年,全乡人口8744人,其中瑶族2416 人,占总人口的27.6%。乡政府驻洞井街,距县城48公里。
       洞井瑶族乡地处都庞岭余脉与海洋山交汇处,地貌以中山、低山为主。漕垒界海拔1439米,为全乡峰。笔架山位于洞井与兴安漠川的交界处,因其形似笔架而得名,海拔1287米,为全乡第二高峰,也是海洋山南端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洋山东麓为灌阳县最大的河流--灌江的发源地,主要河源有小河江、大河江等。它们在洞井汇为灌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灌阳全县。洞井以东区域为丘陵地带,地貌相对平缓,是全乡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洞井瑶族乡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5℃,略低于全县平均气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30毫米以上,光照充足。土地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极其肥沃,适宜杉、松、竹及各种农作物
的生长。
       农业是洞井瑶族乡的传统主导产业。全乡耕地1.2万亩,人均1.3亩,在全县各乡镇中居第二位。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高粱等。解放前以水稻、红薯、玉米为主,以旱谷、小麦、黄豆、高粱、(禾参)子、芋头为辅。各种作物只种一造,由于耕种粗放,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普遍很低,平均亩产水稻150公斤~200公斤、红薯150公斤~250公斤、旱谷50公斤~100公斤、高粱40公斤~75公斤、玉米75公斤~125公斤,一般家庭一年耕种所得仅够养家糊口。解放后,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开田造地,改良土壤,改善灌溉条件,不断引进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全乡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稻谷亩产量提高到400公斤~500公斤,单是稻谷产量就能够满足全乡群众的粮食需求且有盈余。随着粮食生产情况的不断改善,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辅助农作物逐步被淘汰。玉米、红薯适宜于山地种植,实行责任制以来,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其主要用途已有所改变,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主粮的必要补充,而成为家庭畜禽的饲料,此外,当地还种植花生、木薯、西红柿等经济作物。灌阳木薯粉丝制作历史悠久,口感好、爽滑耐煮,在桂北素负盛名。洞井瑶族乡即是灌阳木薯粉丝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西红柿种植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的产业,洞井山区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所产的反季节西红柿皮滑、个大、色泽鲜艳、肉质好、耐储存,在市场上颇受青睐,远销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成为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林业是洞井瑶族乡大农业的第三大生产门类,森林资源丰富。乡境大部分属海洋山麓和都庞岭余脉,是灌江~湘江一级支流水源林区,由于海拔较高(多为500米~1400米),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800米以下以杉、松等用材林为主,800米以上则以各种阔叶杂木为主,被作为水源林受到保护。20世纪80年代初期,责任制刚刚推行,山界林权不够明确,曾一度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当地原有的森林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控制,被砍光的山坡上很快又种上了杉、松、山苍子等新树种。自80年代后期以来,洞井乡每年的植树造林面积都达1050亩~1500亩。木材采伐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全乡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均居全县各乡镇前茅。
       畜牧业是洞井瑶族乡大农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当地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业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鸭、鹅等畜禽。其中尤以养猪为重要,当地养猪采用传统的煮潲熟喂法,一般家庭一年可出栏肉猪2~3头,除1头做年猪自宰食用外,其余出售,可以收入一两千元,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少数家庭也饲养母猪以出售猪仔创收。牛在当地主要用做畜力,少数养有母牛的农户当母牛下崽长大后,也用以出售,一头仔水牛售价多在千元以上。鸡、鸭、鹅等家禽则多供年节时自家宰食或待客,少数养鸡、鸭多的家庭也有出售。
       渔业在洞井瑶族乡农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当地渔业主要为塘库养鱼和江河捕捞,以塘库养鱼为主,包括池塘、山塘、水库和小坑的养殖。主要养殖鱼种有草鱼、鲤鱼、鲢鱼等。
       乡镇企业是洞井瑶族乡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主要生产项目有竹木加工、小型铁制农具制造、谷物加工、小水电以及商品零售、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以集体、个体或合伙经营为主。洞井水电资源比较丰富,蕴藏可开发水能资源约1万千瓦,绝大部分尚未开发,乡党委、政府计划以此为突破口,“十五”期间加速对境内水能资源的开发,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小江水电站(装机2100千瓦)、两叉江水电站(装机6000千瓦)已在县里立项,预计2002年前可上马。
       洞井瑶族乡地属山区,历史上交通极为闭塞,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逐步得到了改善,1985年建成了七星台一洞井公路,直接与灌(阳)-恭(城)公路相通,1999年又建成了洞(井)一大(境)公路,使灌阳往桂林不需绕道全州或恭城而经由灵川直接到达,缩短了近一半里程,大大加强了洞井瑶族乡与外界的联系。此外还修建了若干条简易乡间公路、机耕路,使全乡80%以上的村委会都可直达班车、货车。随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少数农家购置了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生产工具。
       解放前,洞井瑶族乡的教育十分落后,除靠近灌江的洞井中、椅山、石家寨等地设乡村级小学,有数十名学生外,西部广大瑶族山区几乎没有1所正规学校,绝大多数瑶胞根本无法读书认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在巩固和发展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在僻远的瑶族山寨也设立了教学点或学校,大大地改善了瑶山的教育条件。目前,全乡共有中学1所,完小6所、教学点11个,绝大部分完小都建起了教学楼。199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8%。
       洞井瑶族乡是一个汉、瑶族杂居区。1984年10月洞井瑶族乡成立时,全乡总人口为8727人,其中瑶族2150人,占总人口的24%,至1999年,全乡总人口为8744人,其中瑶族2416人,占总人口的27.6%。当地瑶族主要有赵、邓、郑、俸、李等姓氏,其先祖于明朝初期来自广东封州,据太和村清塘凹“五公同墓碑”记载:“吾祖赵(俊胜)、郑(海德)、邓(蒋保)、俸(福安)、李(元应)等五公,原籍广东封州人也……明初,招西来灌平寇,屡建功绩,留守要隘,始落业于崇顺堡而家焉。”从民族文化特征上着,当地瑶族属盘瑶支系,内部操“优勉”瑶语以交际,但各村在语音、词汇方面略有差异。在饮食上,当地瑶族盛行打油茶,每日早中两餐,必不可少,成年男子多喜饮酒,每户一年自家酿制、消费的红薯酒、米酒,一般在50公斤左右,多者达一百多公斤。在婚姻上,当地有上门入赘的习俗,赘婿不受歧视,在有义务赡养女方父母的同时,也有权利继承女方父母的家业。所生子女,长男(或女)随母姓,次男(或女)随父姓。由于男女嫁娶(或赘)社会地位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所以计划生育在当地极易得到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