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文化因子”主唱歙县旅游产业转型大戏

2010-09-03 来源:安徽省旅游信息中心 点击数:1729

从日新月异的徽州府衙修复工程到紧锣密鼓的第六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的筹备工作,从融合徽剧、徽州民间乐曲的黄梅音乐民俗歌舞剧《徽商情韵》到遍及大街小巷老少皆宜的锣鼓舞,近期,歙县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的过程,也标志着该县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高调启动。

    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一幅绝美的山水人文画卷——新安江;一处处独有的人文奇观——牌坊之乡、宰相故里;一条条承载历史发展的徽商古道;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文化史;一部部精深的文化、医学巨著……歙县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处处可见,县内拥有各级文保单位223处,各类文物单位3795处,位列安徽省首位,全国前列。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深挖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增加旅游线路产品的文化元素,变文化软实力为发展硬功夫,是该县旅游转型发展主谋的突围之道。

    文化旅游要发展,创意是核心,战略为根本。进入十一五以来,歙县旅游围绕旅游优先、旅游品牌、大网络、可持续发展等四大发展战略目标,着力在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上做文章。先后实施了旅游推进旅游文化示范地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活动,全速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先后复活《叠罗汉》、《跳钟馗》等20余项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以茶艺、茶道、茶俗、茶文学艺术等为主的茶文化表演,与全国旅游大网络顺利接轨。目前,该县着力构建的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中心、棠樾、雄村、许村、清凉峰等四大生态文化旅游区,新安江文化休闲旅游长廊141”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该县也成为华东旅游品牌目的地和徽文化特色旅游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县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自06年至09年该县共接待游客1157.5万人次,年增幅均在3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72.47亿元,入境游客达50.2万人次,创汇7326万美元。预计今年该县将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亿。

    歙县先后投入1.5亿元,对许国石坊、棠樾石牌坊群、许村大观亭、许村大邦伯祠、竹山书院、太平桥等进行了抢救性维修。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建造了集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徽园,建成了徽商大宅院,先后对外开放巴慰祖故居博物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歙县墨砚博物馆、歙砚珍品收藏馆、渐江纪念馆。先后对中和街、渔梁等开展了整治,修缮了新安碑园和徽州府府衙段古城墙,启动了总投资1.6亿的徽州府衙修复工程,众多文化旅游资源重现昔日风采。截止目前,该县已开发徽州古城、棠樾、雄村、许村、昌溪等具有浓厚徽州文化内涵的景区()20余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

    今年以来,歙县紧抓上海世博会文化体验游示范点和二十条主题体验之旅线路之一的大好机遇,按照世博在上海,旅游到歙县主题,针对世博旅游的特性,进一步推出了水上徽商古道寻踪体验游、古代都市文化体验游、牌坊之乡修学体验游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推出以歙砚徽墨、徽州四雕为主的徽文化旅游工艺品,以鼻烟壶、徽州印象为代表的徽文化旅游纪念品,倍受游客青睐。今年1-7月份,该县累计接待游客270.7万人次,同比增长36.05%,旅游综合收入达194347.13万元,同比增长37.37%。其中入境游客达11.41万人次,同比增长38.81%,创汇2000余万美元,同比增长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