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永恒的主题
早在1944年,为悼念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以《为人民服务》为题作了一次演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深刻的思想,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神圣的使命,一种崇高的境界,她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党和人民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当前,虽然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担负的任务、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旨没有变、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变。为人民服务,已不仅仅体现为牺牲式的奉献,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实现我党的执政理想,更多的是体现在创造式的贡献上。
一是要敢为人先,心里常有一种冲动。这种冲动就是干事创业的冲动,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冲动,是不怕丢官帽,不怕担风险,只谋求造福百姓的冲动。发展是最硬的道理,机遇是最硬的骨头。要发展,就不能满足于走老路、守旧摊,做“太平官”,一切维持现状;要发展,就不能怕冒风险、怕告黑状、怕得罪人、怕出乱子、怕丢位子,不敢涉及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要发展,就必须拿出敢闯敢冒、舍己忘我、拼抢机遇的勇气。如果等大家都看明白了再动手,那抓到的肯定不是机遇,顶多是个机会,有时甚至连机会都算不上。虽然说想的到的不一定都能办到,但想不到的永远办不到,对有利于发展的事,不要等等看,而要大胆办、抢着干,要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如何干,看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干。
二是要完美执行,心中常拴一根准绳。完美执行是政府行政运转顺畅的准绳。因为再好的决策,再重要的工作部署,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不能与实际情况对接,不能在“终端”上看到成效,抓而不实,落而无声,都难免流于纸上谈兵。定下来的事,必须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坚决执行、迅速落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高效率,快节奏,强力推动工作落实。总的要求就是:“快、严、实”三个字。快,就是雷厉风行,快速行动。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坚决杜绝“梗阻”和“折扣”现象,保证执行严。实,就是不讲空话,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取信于民。
三是要读书学习,心头常亮一盏明灯。一方面,学习是推动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充电,要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开启智慧,激发潜能,照亮前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干部的心灵需要书香来熏陶。当年,毛主席不仅自己善于读书学习,他还经常给部下推荐书目。作为领导干部,防止和克服本领恐慌,就一定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不加强学习、不善于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干部就会变得庸俗化,甚至被时代所淘汰。
四是要清正廉洁,心上常镶一面明镜。一面镜,可正衣冠,更可正官容。一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不能丢。富不过三代、由盛而衰走下坡路的历史宿命,值得每一个人反思。资源和财富都是有限的,不节俭,就会浪费,就会流失,很难继续兴旺发达。要大力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二是面对利益诱惑,要“近”而“远”之。因为政府代表的是群众利益,廉政抓不好,其他各项工作就抓不好,即使抓好也会被坏风气的影响抵消,落个骂名。要按照《廉政准则》52个不准的要求,对照检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同时还要把外界的批评作为警醒自己少犯错误的镜鉴。三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充分认识一个现象:现在的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五是要胸怀万家,心底常存一方百姓。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即想人民之所想,用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因为不是我想干啥就干啥,而是群众需要干啥我干啥。特别是民生建设,是需要点理想主义的,要永不懈怠,永不满足。其次,要多听群众的声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方面,是群众意见如何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问题。这就要切实听取群众意见,深化政务公开,以求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另一方面,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受损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渠道体民生、察民情、汇民智、顺民心、谋民利,让政策和群众的呼声一致,让政绩和民生的需求一致。最后,要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就谈不上幸福。要为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尤其是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金融安全,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作者系神木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