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刘奇葆: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

2010-05-20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1183

55,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率出席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的代表深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广元市实地参观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汶川特大地震两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尤其是民生项目重建进展最快,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新的希望正从悲壮中生长。

  随着重建工作特别是民生项目的陆续完工,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为标志,灾后重建将要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在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基础上,需要逐步把重建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使灾区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力发展产业,使灾区发展由“起立”到“起跳”。完善灾区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三次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灾区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大,重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加快开发以多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提升灾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水平。以市县为主体集中布局和建设产业园区,推动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和落实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灾区产业发展政务环境。

  努力扩大就业,使灾区人民由“安居”到“乐业”。 实现“户户有就业”是重建的重要目标。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因灾伤残人员、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问题。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联系,帮助灾区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加强与东部发达省市的劳务合作,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着力扶贫帮困,使困难群众由“脱贫”到“致富”。灾区一些地方存在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人口多,部分农户负债较重等困难和问题。抓紧编制《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编制灾区贫困村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分期投入、分批解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扶贫相结合,推进灾区扶贫帮困向纵深发展;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对扶贫户实行应扶尽扶;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将新村、产业、村道、劳务、移民等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集中投向灾区贫困村。动员各方参与扶贫,集聚社会力量,形成参与和支持灾区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