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探索广东特色之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硬仗”。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不转不行;面对国内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我们慢转也不行;面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盲目转更不行。
广东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经济却率先反弹,关键在于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双转移”(转移产业和劳动力)、“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双破解”(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和综合竞争力提高难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战略,抓紧转型,坚韧求进,化危为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小池塘换一次水,可能只要几小时;一个大水库换一次水,可能就要十天半个月。广东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不亚于一个巨型“水库”,并且处于全国这个特大“水库群”的重要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要看到广东加速转变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改革的底蕴深厚,人民群众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得比较好,市场主体的适应性较强;物质基础比较雄厚,政府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比较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既有心又有力”。
要找出广东加速转变的特色。这些特色包括,发挥外向型产品的优势,克服外需市场受限的劣势,推动经济发展由外向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发挥传统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克服附加值低的劣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价值链低端向延伸转变;发挥软硬环境以及区位比较好的优势,克服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的劣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用增量稀释存量;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财力相对雄厚的优势,用市场配置科技和人才资源,克服人才和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区域间竞争活力强的优势,克服区域间互动合作相对不足的劣势,推动跨行政区域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由单极拉动向城乡区域协调拉动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说其艰巨,是因为利益格局调整的不容易,是因为“自我否定”的不容易,更因为新路探索的不容易。比如,囿于传统利益格局,不愿转;不具备知识能力,不会转;体制机制约束,不能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要保持清醒认识,把更多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切实防止在经济形势回暖向好的时候,传统发展模式复归。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逼得不转不行。今年订单回来了,淘汰落后压力减弱了,传统发展模式很可能重新抬头。
要防止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作政绩工程,不切实际地一哄而上,搞一刀切、照搬照抄。如果不具备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区,无视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外部约束,出于政绩冲动奉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错误理念,盲目搞所谓“转型升级”,必将导致想吃“馅饼”却掉进了“陷阱”的危险。
因此,要更新观念推动转变,也要靠机制倒逼促进转变;要制定政策引导转变,也要学习培训学会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发展中推动转变、以转变保证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