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民众认同是最必需的软环境
王 荣
深圳市民肯定“文博会”、认同“文博会”,所以对“文博会”怎么投入都不为过。只有民众的认同,才能为文化产业形成市场、才谈得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才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在深圳举行的第六届“文博会”,不仅迎来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参展团的“全家福”、迎来了近1800家参展商和1万多家海外采购商,更可喜的是,每天都能迎来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
经过6年的探索,“文博会”已经为深圳市民耳熟能详,还被大家评为最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这表明市民肯定了“文博会”、认同了“文博会”。大家肯定、认同,深圳这些年为举办“文博会”的投入就“值”、对“文博会”怎么投入也都不为过。
对任何产业的发展,软环境至关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软环境。如果说,“文博会”对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力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一般来说,软环境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法制、公共服务、社会人文等方面,但我觉得,群众的肯定和认同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必需的软环境。中华民族要发展,必须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要发展,又必须植根于中华儿女。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能够不断发展和丰富,就是有了亿万炎黄子孙的认同。
深圳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是中国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区。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只有民众的认同,才能为文化产业形成市场、提供市场,生产文化、消费文化。正是有了大家的认同,“文博会”才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成5届累计2700多亿元的成交额、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深圳是一个把“创新写在旗帜上”的城市,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只有大家的认同,才谈得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正是有了大家的认同,深圳才能把“创新”作为自己城市的主流文化,才能成为“创意之都”并得到世界的认可,“文博会”才能全力支持文化的创新,让更多的文化创新形成生产力和消费力,保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就必须“开放”。深圳是中国最早的开放“窗口”、包容是深圳“主流文化”的显著特点。经济全球化虽然给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带来冲击,但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和而不同”。正是包容下的认同,“文博会”才能做到全国“全家福”、才能吸引全球的采购商。
有了民众的认同,就能繁荣市场、推动创新、实现包容,文化产业就有了根植的土壤和发育的软环境,深圳这个城市也就有了最大的软实力。
——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深圳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接受人民网记者专题采访时说
人民网记者 胡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