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持续 局地旱情百年一遇

2010-0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2436

  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计,截至316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这五个省区市是重灾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来是雨水充沛的地方,但自去年9月中旬以来,旱情发展迅速。根据气象干旱监测,广西全区共有77个县()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8个,重旱20个,中旱12个,轻旱37个。目前,广西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水稻育秧、农作物播种等受到严重影响,春耕生产形势比较严峻。3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将已维持了近20天干旱Ⅲ级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

  截至316日,旱灾造成四川省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受灾,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自去年冬春以来的持续旱情已使四川6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截至目前,全省小春作物受旱517万亩,重旱78万亩。重灾区攀枝花有近40万亩已栽种作物受旱,10.8万亩绝收,另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短期内无降雨出现,旱灾范围可能蔓延。

  截止311日,云南全省有78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000多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全省小春粮食预计比上年减产50%以上;林地、渔业受灾也很严重,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180亿元。未来30天云南省将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升级为100年以上一遇。

  据统计,截至310日,贵州全省因旱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304万亩,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

  各部门紧急响应保民生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7日针对四川近期旱灾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协助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近期多次召开抗旱的会商会,重点是帮助旱区细化和完善供水预案,强化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加强对人饮解困的分类指导,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以及拉水等多种措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防总还协商财政部先后两次下发抗旱经费1.55亿元人民币。

  农业部近日紧急派出专家指导组,赴广西、云南重灾区指导抗旱保春耕工作。农业部部署农机系统做好农机抗旱和春耕备耕工作,全力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旱保春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机具的组织调度,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南方旱情将持续或发展

  中央气象台316日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根据316日监测,云南大部、贵州中部和西南部、川西南山地和广西西北部等地维持气象干旱重旱等级。未来数天,云南西北部、广西东部有小阵雨,其余旱区无降水。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的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

  气象部门提醒: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的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采取节水措施,降低农业和工业用水,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旱区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应严加防范,禁止野外用火,确保林区安全。

  据国家防总介绍,除了南方旱情持续加重外,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人饮困难也比较突出,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下一步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为有效缓解当前旱情,中国国家防总近期密集召开会议,协助指导西南的重旱区和北方的冬麦区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