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县域经济典型报告 连续6年获省级先进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作为全省(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宜都再度优雅转身,绽放出新的发展之花。2009年,宜都实现生产总值144.79亿元,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224.82亿元,增长56.7%;规模工业增加值69.57亿元,增长38%。而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67.56亿元,增长53.4%;增加值18.60亿元,增长32.8%。两项指标分别占宜昌市总量的21%和18.7%。
这个人口不到40万,面积仅1357平方公里的山区市,连续6年获“湖北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面对未来,宜都宣告:“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理性决断 强力推动产业升级
从传统农业到乡镇“五小企业”,再到重化工业,然后跃升至新型高技术产业,宜都踏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节拍,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当年转型的历程,宜昌市委常委、宜都市委书记宋文豹记忆犹新:还是在2002年,宜都“五小企业”如火如荼,小水泥厂年利税有4000多万元,小纸厂1000多万元,小化肥厂950多万元,日子过得似乎还不错。
可波动的市场、开始下滑的企业效益,让宜都市委、市政府嗅到丝丝危机,“五小企业”产权结构的缺陷也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怎么办?只能是“上大压小”,用政府之手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小水泥、小化工等“五小企业”必须关闭,进行重组。
壮士断腕,关掉的岂止是税收,还有令人揪心的就业。“压力很大,但决心更大,也没把个人的官帽、前程看得太重。”宋文豹说。
用关掉小水泥厂的产能迎进水泥行业“大鳄”华新集团,上马新工艺,税收很快突破亿元;引来宜化楚星公司,淘汰低价位的初级肥料,上精细化工,去年创产值57亿元,利税1.5亿元;从深圳引来的东阳光集团3次追加投资62亿元,仅生物医药年创产值35亿元。
尝到甜头的宜都每年拿出2500万元,孵化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两个领域的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比重已达63%。
近两年,宜都开发新产品、新工艺285项,累计新增产值28.9亿元,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169项,形成红霉素原料药、紫外线吸收剂、化成箔等高技术产品群。
立足禀赋条件 放大产业集群效应
地处长江和清江交汇处的宜都,有着发展现代工业的优越条件;峡江两岸盛产柑橘和茶叶,奠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赋予工业化生产方式后,迸发出惊人的前景。
“扎堆发展,板块效应”正是现代规模经济的一大特色,以沿江工业走廊和工业园区为平台,宜都着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集群,挺起现代工业经济的脊梁。
在陆城建设生物医药百亿产业集群。以生产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国内生产抗甲流药物“达菲”的东阳光药业,投资20亿元,新上胰岛素等项目,三年后产值将达100亿元。另一家长江药业经过努力,年产值可达50亿元。
在枝城建设精细化工百亿产业集群。宜化楚星集团年产值50亿元;鄂中化肥公司年产值15亿元;华阳化工生产紫外线吸收剂系列产品,今年产值可达10亿元。4个精细化工项目3年后产值可达125亿元。
在红花套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元产业集群。天峡鲟业经过三年扩产,年产值将达50亿元;土老憨食品公司加工宜都蜜橘,年产值将达10亿元,加上茶叶精加工项目,三年后产值可达100亿元。
产业集群的竞争和带动作用,使得宜都企业产品结构迅速升级换代,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如今,宜都已创下多项:世界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