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桑黄人工培养新技术及产业化

2010-03-18 来源:渭南科技信息网 点击数:3241

  项目摘要

  本项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进行菌种优选、人工培养技术探索、功能成分分析、抗癌活性试验等研究,以本地丰富的阔叶木屑、果树蚕桑、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主要培养材料,在人工可控条件下,使桑黄菌的生长周期缩短为5-6个月,生物学转化率及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于天然产品。

  单位情况介绍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为突破口,在关键加工技术领域重点突破,主要包括:陕西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控制体系与农产品加工安全与评价;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产业及关键装备创新研究;中小企业创业项目推广和应用等。

  主要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内容

  优选出具有较强抗癌活性、适合人工代料生产条件、抗逆性强的优良灵芝菌株。优选出适合桑黄抗癌菌株生长的培养料配方。提供桑黄抗癌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实施现代生物培养技术操作的软、硬件条件。

  项目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桑黄菌是一种抗癌效果显著的药用真菌,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市场急需开发更多有效抗癌药物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研究和开发桑黄菌产品,不但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人工培养桑黄菌是以阔叶木屑、蚕桑果枝、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的粗纤维资源为原料、可以进行工厂化、立体化、规模化发展的项目,适合农村发展但不与农作物争良田、争时间,大力发展桑黄菌产业可以扩大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显著。

  项目总体投资预算和合作方式

  项目总投资:100-210万元(不包括厂房基建费用);设备投资:10-30万元;设施投资(培养室或温室)30-100万元;

  材料费用:20-30万元;能源、劳务费20-30万元;其他:20万元;年产桑黄子实体:2-5万公斤 以每公斤500元计总产值预计为1000-2500万元。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技术承包等。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华  秦俊哲

  联系电话:029-8616826086168260  13891098392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内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邮编:710021

E-mailzhanghua@sust.edu.cn  qinjz@s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