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江苏大丰:“两海战略”振兴县域经济

2010-01-18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数:2427

       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个“国字号”战略出台的机遇,江苏省大丰市这个黄海之滨的全国百强县(市),立足沿海,牵手上海,正在谱写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从江苏沿海开发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寻求

  2009年11月18日,在距大丰市区30余公里的大丰港10万吨级码头上,大丰市市委书记倪峰,向参加第七届国际麋鹿节的500多位中外客商热情致辞。当日,62个项目在此签约,计划总投资128亿元。

  “这是国家和省市给我们创造的新的发展机遇!”倪峰这样给笔者展开他的思绪与思考。

  2008年9月,国务院《长三角一体化指导意见》将苏北纳入长三角的规划版图;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两个“国字号”战略绘就的中国东部经济发展蓝图上,大丰恰处“贯穿南北、联通内外”的关键位置。江苏沿海开发规划文本中,18处提到大丰;而牵头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早已将大丰作为它的“米袋子”、“菜篮子”与“后花园”。

  “历史机遇,前所未有。能否抓住,如何抢先是关键。”倪峰的认识,来自于大丰的实际和实践。大丰位于江苏沿海954公里海岸线的中心段,海岸线长116公里,滩涂面积140万亩,风力资源、光资源极为丰富。新兴的大丰港,更是江苏沿海南承上海港,北接连云港的国家重点港口。

       丰富的资源+丰富的思想,大视野+大思考,催生出一个又一个大手笔。

  仅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的数月中,闻风而动的大丰人就接二连三地引来了一个又一个大项目落户大丰港区和广阔滩涂:2009年7月份,大丰首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全市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30万千瓦,全省最大;上海“光明”购进的近万头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陆续越洋来到大丰滩涂安家;8月份,省市共建的江苏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区———丰收大地项目落户大丰,规划总面积达50万亩;大丰港与深圳盐田港在北京成功签约总投资80亿元的码头物流项目;9月份,中国银行与大丰港签订的总盘子16亿元的贷款授信和3.9亿元的贷款开始发挥作用,为临港产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0月份,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8.7亿元的风力发电设备项目、上海世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奥体中心项目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11月份,大丰港集团公司与台湾世邦国际企业集团签署了航线合作协议,标志着大丰港即将实现对台直航。

  截至目前,港区落户企业160余家,投入超过200亿元。未来5年,这里将基本形成石化、电力与新能源、木业加工与农副产品深加工、冶金机械、生物医药五大产业,年产值有望达到500亿元……

  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丰响亮提出“以沿海策应上海、以上海提升沿海”的发展战略,不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从地域“飞地”到产业“飞地”的转折

  市委书记倪峰说,集中了全国23%左右经济总量的长三角地区正由产业积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加快发展,谁最快承接上海龙头的产业集群辐射和产业转移效应,谁就能领先尝到这种“辐射经济”的甜果。

  大丰境内有三个农场50万亩“飞地”属于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龙头城市的上海,对大丰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受到了大丰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此提出通过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为沿海开发打下产业基础,通过沿海开发在更高平台上推动大丰与上海的“深度接轨”的战略构思。“让地域‘飞地’变成产业‘飞地’”,便是这个战略构思的实施蓝图之一。

  与过去“零打碎敲”有所不同,打破地域界限,跨省市合作共建沪丰园区,是两地互动的“神来之笔”。2008年8月份,大丰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在大丰境内共建光明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5万亩,个沪丰共建园区应运而生。

  此后,大丰与张江功能区合作的医药科技园,与上海孙桥农业示范区合作的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共建园区相继启动。2009年以来,大丰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宝山工业园区、大丰港经济区与上海张江功能区等多个园区共建框架协议已经出炉,正在加紧编制规划。

       以共建园区为载体,大丰正建设成为上海新型产业和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合作领域从以往的农产品加工为主,逐步向汽车配件、纺织工业与纺织机械、生物医药、机械加工、建筑材料、高新技术等产业扩展。

  大丰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仅2008年以来,大丰先后引进上海千万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达100多亿元。

从上海“菜篮子”到上海“后花园”的延伸

  近年来,围绕打造“绿色”、“安全”、“放心”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大丰市下了不少硬功夫,全市累计有40个农产品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4个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36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0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是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

  大丰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湘珍介绍说,为将更多更好的绿色农产品推向上海大市场,近年来,大丰市多次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到上海推介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并邀请上海市的100多家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贸企业参加洽谈,促进产销合作,提高了产品知名度。

  最近上海江桥农产品市场专门开设“大丰市无公害蔬菜直销区”,并对这些蔬菜实行免检准入。如今,“申河”大米、“海丰”大米、“裕华”蒜头等一批大丰农产品,已成为上海市民熟知的“放心食品”。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大丰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上海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更着眼于上海市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后花园”建设。近年来,大丰市先后成立了大丰·上海知青联谊会、大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并且建成了上海知青纪念馆,成为两地人民畅叙友情、共谋发展的重要载体。

  苏通大桥的贯通、沿海高速的建成,更拉近了上海到大丰的距离,使大丰有条件成为真正的上海“后花园”。2009年5月,大丰境内的中华麋鹿园与上海知青纪念馆均入选上海世博会精品旅游线路。

  现在上海市民到大丰来度假甚至过周末的越来越多。到麋鹿保护区的上海游客不再只是“看一眼”,还会吃饭、住宿、买东西。保护区的负责同志丁玉华介绍说,草鸡蛋、泥螺、麻虾酱等地方特产,平均每天能卖掉几百箱。对周边老百姓也是实惠多多,仅保护区所在的镇,饭馆就开了几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