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高尚全:把发展方式转型作为改革的“主线”

2009-12-14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点击数:156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明朗,在政策刺激下,经济进一步回升已成定局。如果说应对危机是“救火”的话,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主要任务应当及时转到“灾后重建”上。在我看来,“灾后重建”的重点就是加大改革力度,为发展方式转型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危机导致的内外环境变化,也给改革带来了压力。外部市场持续萎缩、内部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很难通过政策调整来适应,只能在改革中积极应对。

  有人曾经提出,改革已基本结束。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它对我国带来的冲击却再次凸显出改革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改革不仅没有结束,反而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改革面临更重要的任务——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并把发展方式转型作为改革的“主线”。这是一个大思路。从现在的情况看,要推进三个领域的改革。

  ,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尽快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这是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条件。新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向富有活力的市场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凝聚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

  第二,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未来几年社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注重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启农村市场,要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同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全社会凝聚改革共识创造条件,使“后危机时代”的改革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持。

  第三,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30年转型与改革的历程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决策与政府转型。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应重点推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的政府转型。

  有了这个大思路,才能清晰地看到推进经济、社会和行政体制全面改革的迫切需求,才能找到改革新的“突破口”: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打破行政垄断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把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把建立公共权力协调与制衡机制作为突破口。(作者: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