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回族服饰

2009-09-18 点击数:2523

门源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相较于其它少数民族鲜艳热烈、形式各异的民族服装而言,回族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简洁、严肃、内敛、安娴、恰如一朵沉静的小花,虽没有妩媚的身姿,然而素雅洁白、芳香四溢。

回族人的服饰最大特点是淳朴至美,伊斯兰教不仅允许而且要求所有穆斯林都能做到仪表秀美、衣着讲究。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对真主所创造的美的一种接纳,所有的饰物和华美的服装也同样是真主创造的,那么,做为真主的子民,为什么不去充分地享受它们呢?真主曾经这样对教徒们说:“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俊美,这是属于真主的迹象,以便使他们觉悟。”(《古兰经》726)当人们意识到裸体是一种丑恶的时候,那么遮盖身体就是一种美,更何况这样衣服依照本身的式样和色彩呈现出一种美呢?因此,衣服对于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来说,无论是用来遮盖身体,还是用以御风挡寒或者装点仪表,都是真主的安排,真主给整个人类准备和安排好各种服饰,以显示对人类的关怀和注视。所以谁在衣着上出现疏忽和谁随意浪费真主的赐物,那么谁就已经违背真主的意愿而偏离伊斯兰教的正道走向恶魔的道路了。真主曾不只一次地向阿丹的子孙即向整个人类发出呼吁,告诫他们不要偏离伊斯兰教义而走向背离美的道路,因为背离了美,也背离善,背离了真主,真主这样告诫说:“阿丹的子孙啊!绝不要让恶魔考验你们,犹如他把你们的始祖父母的衣服脱下,而揭示他们的阴部然后把他俩诱出乐园”,“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古兰经727731

伊斯兰教徒对服饰作用的看法,一是源于教义,再是源于它悠久文明的历史。穆斯林认为任何一个讲文明、有修养的人,都要注重自己的服饰,以衣服遮盖自己的裸体,以别其它赤身裸体的动物;以衣服表现性格和自我,以别于其它层次的人类。作为一个虔诚的笃信真主的穆斯林,即便是独处,即便是远离人群,他们也要注重衣服、注重仪表,因为这种爱美之心和耻于裸体的羞怯已形成他们的信仰和美德。

在重视服装的装饰性之前,穆斯林认为只要有衣蔽体就是美的,但当穿衣戴帽已成为人们固定的习惯之后,审美的要求便愈来愈强。

说到门源回族的主体服饰,就不得不首先谈到回族的头饰。对于外族人来说回族头饰是回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标志。

回族男子的白色回回帽突出的就是他们服饰中最明显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一个醒目的标志,一种简约的象征。但是,这种醒目和简约,是经过了色的提纯与形的概括的。早在唐宋时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经商的阿拉伯、波斯人大多戴头巾,那便是现今回回帽的源头了。从那时起,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变更,这种白色的缠头巾渐渐由原初单纯的中东地区的民风变成了融合中国土著文化习俗的回回帽。这种帽子多为白色,小而无檐,当地人叫“顶帽”、“礼拜帽”。当回族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以示对真主安拉的无限虔诚。故而白帽无檐以使行动便捷。从颜色上看,顶帽通常有白、青、灰、绿、棕等颜色,多是纯色,也有戴伊斯兰教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中老年人寻常所戴的是白色或黑色素面的帽式。青少年人所戴帽子,从颜色、花边图案上显得活泼而生动。

从材质上看来“顶帽”一般用白色棉布、的确良、涤卡等作面料,也有白棉线钩织的。黑色的多用平绒、棉质毛毡、华达呢等材料,也有用毛线钩织的。门源由于气候寒冷,过去中老年人习惯戴无檐无耳的圆形羔皮或兔皮帽,受地域和蒙藏族的影响,年轻人多喜欢戴狐皮缎面带有两条飘带的转包城皮帽。这其中不但有地域差异,更有时间变化中材料变化和审美变迁的痕迹。回族除了上述头饰,宗教人士和虔诚礼拜的中老年人用白、黄、淡花格的布料缠头,古时就有“缠头回回”之称。这种缠头叫做泰斯达尔,源于波斯语音译,意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的缠的布。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曾头戴泰斯达尔进行礼拜,后来就成为穆斯林男子所喜欢的头饰。泰斯达尔长度一般为九尺或十二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部位缠头巾的里层。

除此之外,耳套是回族男子的重要服饰。这种耳套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是专为成年男子和老年男子缝制的。耳套多为布料缝制,但也有少数使用运物的皮毛。

与回族男子的头饰相对应,回族女子的头饰也十分讲究,一般戴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认为这些为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从历史渊源来看很大程度上与其发源地的地理环境相关。在阿拉伯地区,风沙大而水源少,人们更是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保洁净,妇女们便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再者阳光直射酷热难耐,戴盖头和面巾也有利于遮挡阳光。从宗教原因考虑,伊斯兰教的教义也直接促进了这种头饰的传播和使用。《古兰经》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底(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来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是她们的父亲或者她们的丈夫,或者她们的儿子……”时至今日,中国族女性虽然弃用面罩,但也以头巾把头发、耳朵、脖子都遮掩起来,戴盖头则成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习惯,这一盖把眉目清秀(眉清目秀)的脸庞,包裹成了瓜籽型,使妇女们艳丽娇美的古典的光彩中。回族女子的盖头通常有绿、黑、白三种颜色,有青年、中年、老年之分。一般少女和少妇戴绿色的,象征沙漠中的绿洲,意喻生命之源泉、青春活力;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端庄沉稳、质朴厚重;有了子孙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象征圣洁皈依。回族妇女的盖头讲究精美,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等中高档细料制作,中青年人的盖头多为同色的花栏面料,老年的一般为平面面料。在样式上老年人的较长,要披到背心处,中青年的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风格素雅的花边。中老年妇女过去在盖头底下还缠着手帕,现在多为白布或丝线钩制的用于拢发的小圆帽。

由于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回民对于服饰的审美标准也处处体现伊斯兰教的宗教内涵。伊斯兰教的服装观念在于引导人们神志清明、性情和善,因此既反对袒露轻薄,也反对奢华铺张,而是追求一种周正雅致的美感。

除却顶帽之外,男子的准拜也是回族服饰中重要的族群特征,准拜源于阿拉伯语音译即:“袍子”或“长大衣”,是回族男子的传统外衣,传统的准拜为立领、长袖,且右衽需长及脚踝。现在改为翻领、对襟,腰际留斜兜,是回族人在宗教和其它重要场所的正式礼服,深为阿訇满拉和中老年人所喜爱。

坎肩也是回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男子喜欢在白衬衣上罩一件暗色的坎肩,显得清新干净,色调和谐。元代时从西域迁来的回族先民多为兵丁武士,善骑射、好武术,为了适用(应)作战比武的生活,他们选择了坎肩和大包腰带。过去坎肩也分两种。青年人的坎肩为对襟、齐腰,腰系绣花缠腰和绣花围肚,随身还佩带着腰刀,干净利落中显着英武。中老年人的坎肩又叫钻钻,右衽大襟前面有一条大口袋。除舒适保暖,非常适宜每天五次礼拜前的“小净”洗浴。按规定要“净两手至肘”,夏日也倒罢了,但在寒冷的冬日解衣不便,而坎肩正好方便而保暖。

相比于上述几种至今仍在穿用的服饰,回族的宽裤现在已不多见。这是一种男女通用的服饰,有单、夹、皮、棉之分。棉质宽裤的裤腰与裤腿颜色相异,裤腰浅而裤腿深,上端扎系于腰里,下端用带子扎实住裤腿和裤角。

回族传统的妇女服饰多为长衫,单的叫衫子,棉的盘袄,吊面皮袍叫皮袄。右衽大襟,长度到脚踝,中青年多为阴丹兰(蓝),老年人多为青色。在领口和底边有简略的镶边,在同色布条编织的纽扣上她们花了许多心思,一付纽扣就是一朵素色的花。

近现代流行半长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是回族妇女重要的礼服款式。比起日常的服饰要讲究的多。色泽上既有黑、白、灰三种素色,也有其它颜色和淡雅素花的。

这种服饰长度过膝,两袖要略长翻折起五至十厘米至手腕处,穿着礼服时可在胸前衣襟装饰玉石的串珠作为点缀。

当今随着国门的开放,阿拉伯及其它穆斯林国家当今游行的时装,迅速被年轻人接受,中东式的披巾、巴基斯坦式的巴服、马拉西亚印尼式的椭圆形各色顶帽,在城镇乡村大量流行。特别是披巾和修改变通后巴式夏装,既合乎传统礼仪,又能防晒、防紫外线,而且通畅飘逸、凉爽舒适。穿在少女少妇们挺拔的身段上,与以暴露为美者们相比,犹如空谷之兰,姜白石之词,自然流淌着一股清新、淡雅之气,塑造出了一种典雅、含蓄、隽永之美。

回族的足饰主要有鞋、袜两种。男子传统鞋饰分为两大类,类是布制品,有方口、圆口和单棉鞋之分,第二类是皮毛制品,主要有皮鞋、皮靴、毡靴三种。

回族男子的布鞋有各种样式。如男孩子的虎头鞋,青年男子的圆头鞋,老年男子的“牛鼻子”鞋,冬天里穿的填充羊毛的“鸡窝”。

皮制鞋有船形的熏牛皮挖泥皮鞋、方口圆口的漆皮皮履,高腰的熏皮、漆皮皮靴和毡靴。门源回族男子的传统鞋饰,突出传递出这方土地上男人们的苦累艰辛,在审美与实用上,在追求美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牢固与保暖。

与回族男子的鞋饰相比较,妇女的鞋饰丰富多了,色彩也更为绚丽。传统回族妇女的鞋饰主要有缠足鞋,布面鞋、缎面鞋、绣花鞋,皮撒、单鞋和暖鞋。

明代的缠足今波及到了门源回族妇女之中。回族妇女的缠足鞋与汉族的缠足鞋与汉族的缠足鞋极其相似,“三寸金莲”的鞋式在回族妇女的缠足鞋中为数不少。区别之处在于鞋面的绣花图案稍有差异。回族妇女的绣花图案只限于花鸟图案和一些吉祥如意的符号,而汉族妇女的绣花图案中还有其它动物的布形象和回族所忌讳的图饰。

回族男子的传统袜饰,主要有高筒袜、毛袜和麦斯海皮袜。高筒面袜分夹、棉两种。颜色主要有黒白两种,中青年人穿黑色,绣花袜子,用拉绣的工艺,绣出精美鲜艳的留跟,用盘绣的工艺绣出鲜艳但不失牢固的袜底,有些妇女在制作袜子时为了耐磨,在袜子前缘,贴上了两道鱼状的协调色布条叫袜鱼儿,方寸之间显示着妇女们的灵巧。老年人穿白色袜子,同色的素纹留跟实纳的袜底。冬季为了保暖中青年人多穿用看自捻的绵羊毛线,手工织成长度及膝可装进裤角的毛袜。配以贴着氆氇嵌边的挖泥皮鞋,再戴上狐帽,穿上大襟、斜领、氆氇边的山羊皮短褂,系上红腰带,这是标准的回民车夫、脚户装束。

麦斯海袜,是当地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质袜子。另外还有配套的套鞋。“麦斯海”是阿拉伯语音译,意即“皮袜子”,一般用软牛皮制成,既温和,又洁净光亮,结实耐用。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都须洗小净,但穿上麦斯海袜则可免去洗脚这一小净程序,只要用湿手从袜尖到袜后跟摸一遍即可,在寒冷的今天,一日五次小净洗脚会使老年人本已干皴的脚承受不了,穿上麦斯海袜免去洗脚,给履行宗教仪式者带来了方便。

回族妇女的袜子,经过了缠足时的袜套到放脚后的绣花袜,由绣花布袜到机织袜这样两个大的转变。

工业化迅猛的进程,使传统的手工鞋饰、袜饰中的绝大多数演变为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收藏品。但其中的两样饰品,恐怕会延续很多的历史时期。

其一,借助于宗教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牢牢固守着 自己领地的麦斯海袜。其二,精美的手工绣花鞋垫。人要穿鞋,就离不开鞋垫。尽管当今鞋垫五花八门,但哪种鞋垫比得上爱人、妻子、姐妹,把挚爱亲情化成七彩的丝线,千万次凝神飞针而制成的绣花鞋垫,这不仅是一种传承千百年的古老民间艺术,最主要的它是爱的表达,希望的寄托。

男子的发饰与须式。回族先民的成份,既有来自阿拉伯、波斯等西亚、中亚、小亚细亚地区的穆斯林,也有中国土著的汉、蒙、维、藏等民族的成员,伴随历史的进程,从阿拉伯、波斯等地来华的穆斯林越来越中国化,与其它民族的融合也在不断增加,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这种民族融合体现在各民族服饰文化方面,包括回族男子的发饰上,必然是走向趋同。回族男子发饰的演变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回族的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的文化传统。回族是个爱清洁、讲卫生的民族,回族认为端庄的容貌和干净的肌肤和整洁的头发是真主嘉许的,穆斯林必须顺从真主的意愿,保持发饰物的美观与清洁卫生。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审美观,元代时留自由型发饰,明代留长发,清代留辫子,民国年间留分头,就是各个时期在发饰审美观上的基本标准。对深受阿拉伯、波斯民族影响的回族男子当然也不能脱离开时代。但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伊斯兰教对回族头饰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从未动摇过,因此回族男子发饰的趋同演变,大大削弱了阿拉伯、波斯等民族的影响,反而在深层次上强化了回族的民族特点。

留不留胡须,对于一些民族来说,可能听从自便,但对于回族男子来说由于信仰和习惯的关系,就有一定的要求。

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告诫穆斯林:你们必须与异教徒有所区别,应该剪髭留须,完全刮掉胡须是可憎的,从习惯看回族一致延续着留胡须的传统,也以留胡须为美。回族男子的胡须,因教派的不同也有所区别。伊赫瓦尼的男人留“全脸胡”,哲赫忍耶的男人只留下巴胡,其它教派的男人上唇只留一条髭线,面部留全脸胡。胡须对于回族人是一个民族特征的重要标识。它已经超出了外在的审美价值,牢牢扎根在民族心理之中,融化成一种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一种民族文化。

白帽、银须、长寿眉、穆斯林老人红润的脸上永远反射着索来提的光。